武汉258名学生染艾滋病 为什么高校艾滋病感染率持续增长?

 
    昨日市卫生计生委发布,近年我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累计258名学生感染艾滋病。
    截至10月31日,我市累计报告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258例,其中男性25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1岁;通过同性性途径感染的占87%。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2014年,全国15至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为1.5万多人。今年1到10月,该年龄段有1.4万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感染的青少年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从2014年和今年1到10月的数据来看,15~24岁的学生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同性造成的感染占82%。另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女学生性别比是11∶1。自2008年以来,女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报告人数每年都稳定在五六十人。可是,男男同性恋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长幅度却很大。
武汉258名学生染艾滋病 为什么高校艾滋病感染率持续增长?
    为什么高校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率连年增长?
 
    青少年因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占96%,男男传播成主流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染的三大途径。青壮年期是人生的性活跃期,在“食色性也”的本能驱动下,年轻人自然成了艾滋病毒重点侵入的对象。
 
    有调查报告显示,约五分之一的青少年认可“一夜情”。而在我国校内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约为5%至10%,校外青少年群体的婚前性行为比例超过20%。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后面,是性乱的推手和“性道德”生态环境的恶化。
 
    从最近几年艾滋病疫情的变化来看,通过性行为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青年学生群体成为主要的患病人群,而学生中的传播主要以男男性行为为主。
 
    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在15~24岁群体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占到96%,男男同性传播占到57%。从2014年和今年1到10月的数据来看,15~24岁的学生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同性造成的感染占82%。另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女学生性别比是11∶1。男男同性恋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长幅度却很大。
 
    可以肯定的是,单纯从学生来看,性途径传播是主要的,同性传播的比例更高。艾滋病背后的男同性恋问题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专家统计,我国100个男男同性恋中有8个携带艾滋病毒。当然,不能就此将男同性恋者与艾滋病等同起来。只能说他们的性交方式,在没有保护的环境中更加容易传染艾滋病。可是,只要有合适的保护措施,一样能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有专家测算,中国潜在拥有同性恋人口3%到5%,中国学生中男男同性恋比例高达1%到4%。面对这一庞大的群体,亟需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干预。
武汉258名学生染艾滋病 为什么高校艾滋病感染率持续增长?
    为什么高校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率连年增长?到大城市上大学,年轻人受到的诱惑也随之增多。在中学阶段本来有较大的学业压力,大学阶段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学生面对开放环境本身就无所适从。当然,还有一个趋势,社会对于性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导致疾病传播率的增加。不管性取向如何,年纪大的总是希望找年龄小的伴侣。因此,校园中的大学生就成为新目标,自然成为新感染群体。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度的提高,以及如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允许同性恋结婚后,同性相恋也成为婚恋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青年人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因此同性恋在青年群体中的增加速度极快,但是光跟风速度快,保护意识却滞后了,由此引发的后果令人心痛。
 
    从最近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男同”性行为是导致大学生群体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一部分男学生把“男同”当时尚,学生赶“时髦”,在他人的“诱导”下尝试同性恋,有的甚至涉足男男性行为,而性教育的相对缺乏和对性伴侣的信任,使他们常常不采取保护措施,造成艾滋病和相关性病的感染。
 
     当然,这些都不是艾滋病在校园高发的终极理由。归根结底,这是中国性教育欠账所带来的结果。中国性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还不能做到在小学到中学,形成配套的初步认知向答疑解惑过渡的体系。另外,对成年人也要进行性知识的重新启蒙,包括性安全的预防和性道德。
 
    正如有人所说,看见还是看不见,问题都在哪里。目前,性传播渠道已经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从绝对数量来看,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并不多。长期来看,社会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一个年轻人得了艾滋病,社会保障体系不得不为他们长期支付高额的医疗成本。即使目前的艾滋病成为可控的疾病,感染者必须长期服药且不能中断。对于感染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挑战,他们的痛就是社会的痛。
 
    如何应对高校艾滋病传染率增高的问题?
    对策:加强性教育,加强與论宣传引导
 
    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的青少年的性教育课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建立得较晚且推进的效果较差。“性”如同一个雷区,始终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父母避而不谈,学校蜻蜓点水而教,因此全面而正确的性知识及性意识在我国青少年的成长教育中,成为非常缺失的一部分。
 
    在预防艾滋病进入校园方面,还是要加强学校的性教育,开始得年龄越小越好,在儿童少年时期开展性教育,让学生认识男女性生理的特征和差异,自然接受男女之间的差别。到了中学之后,在性教育中要有情感、社会观念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学会与异性的健康交往。性成熟之后,就要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青年提供有针对的咨询和指导。
 
    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曾忠告大学生:青春美丽,爱要设防。最好的预防,莫过于真正的性教育──性道德、性文明的教育,要强调年轻人应有责任感,倡导学生学会性自律,知道除了兴趣即“性趣”、“性福”即幸福之外更有洁身自好,更有公序良俗。
 
    首先,学校要作为第一责任对象。今年8月,国家卫计委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至少每半年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学校学生艾滋病疫情情况,并提供行为干预、告知、随访管理及抗病毒治疗等服务。强调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性道德、性责任、拒绝和预防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
 
    其次,社会整体上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首先要消除学生视“男同”为“好玩”心态。有一位19岁的邓姓艾滋病感染者,他表示自己其实也有喜欢的女生,刚开始也是因为觉得好玩,就加入了所谓的同性恋“圈子”。其次要消除“男同”把艾滋病当作“无所谓”的心理。除此以外,许多学生发生“男同”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因此有必要增加社交软件运营方在艾滋病防治上的更大责任,如定期通过公益广告等方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再次,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强到防艾宣传上来。11月25日,名为“青春零艾滋”的公益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该公益活动旨在提高青年社群对AIDS的认识,鼓励年轻人了解艾滋,保护自己,倡导青年群体和社区引领“零”艾滋的新一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