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Pepe的作者只有12岁,但是很不幸的是传言这位12岁的作者已离世,悲伤的青蛙Pepe成为史上遗作,下面为什么网小编科普下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和悲伤的青蛙gif。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在青蛙风靡社交网络之前,你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能够打破文化壁垒并集虚无、犬儒、存在主义于一身的流行文化形象。当你正在往手机里灌着各种表情包的时候,或许已经注意到了一种出现频率颇高的小动物——青蛙。这种躯干短小、没有尾巴的食肉两栖动物,仿佛在一夜间入侵全球社交网络。那么悲伤的青蛙Pepe出处是什么,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

第一个大规模出现于社交网络的青蛙形象是2003年诞生的Crazy Frog(疯狂蛙)。瑞典动画制作人Erik Wernquist花费两个月时间捣鼓出了一个名为The Annoying Thing(烦人精)的3D动画形象,而动画配乐来自于六年前年瑞典少年Daniel Malmedahl用电子音乐模仿二冲程发动机声音制造出的噪音。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在那个苹果还没成为街机、iTunes还没接管你手机的年代,疯狂蛙用一种极富时代特点的方式红了起来——手机铃声。这首魔性又洗脑的电音作品被手机铃声公司Jamba!推出后,立刻在当时的年轻人手机里疯狂流行起来,教室办公室里听取蛙声一片。2005年,疯狂蛙的单曲Axel F登上了英国单曲排行榜,甚至将酷玩乐队的单曲Speed of Sound牢牢压在身后。

青蛙界的第一位网红就此诞生了。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疯狂蛙的造型就像千禧年间大行其道的电子音速宅,这个拥有灰蓝色皮肤、带着机车头盔和护目镜、骑着一辆空气摩托、不断哼着迪斯科旋律发出叮叮叮狂暴噪音的小动物显然对当时青少年的那一套非常熟悉。

现在你基本上已经很难在社交网络上再看到疯狂蛙的的身影,但另一只更富年代感的青蛙却依然是网络红人。

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Kermit the Frog(克米特蛙),这个来自美国幼教节目《芝麻街》的布偶青蛙,其原型甚至可以追溯到1955年。它的Facebook账号坐拥两百多万粉丝,已经成为美国社交网络流行文化的重要标志。克米特蛙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关我屁事(But That's None of My Business)”系列表情包,通常作为对敏感社会议题发表反政治正确见解后的后缀使用。2014年,克米特表情包开始在Instagram上席卷风靡,@thatsnoneofmybusinessthoz 账号四天内收获了十三万粉丝。“关我屁事”中的克米特总在喝着不同的饮料,当键盘侠们围绕穆斯林、女权等热门社会议题吵得面红耳赤之时,你便可以高冷的甩出一张正在喝牛奶或者立顿的克米特蛙,深藏功与名。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你在微信中见到的克米特,几乎都是它抓狂和敲键盘的动图,无论是“跟网友辩论时的我”还是“领导来了我装作很忙的样子”,克米特总能恰如其分的反映你的心情。犬儒,冷漠,猥琐中透着一点可怜和可爱,这是克米特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他那双改锥般的小眼睛让你搞不清他到底是在对生活妥协后尴尬的围笑,还是在生活的打击下彻底溃败。虽然克米特本人已经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拥有了自己的星星,但在社交网络上他依然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形象。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相比其他网红青蛙的创作者本身就是网瘾少年,克米特蛙最开始的形象非常官方正经。《芝麻街》本来是个面对少年儿童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乐观的节目,然而随着小观众们渐渐长大步入社会,他们开始意识到《芝麻街》里那些快乐的情节与真实生活差距多远,于是在成年观众这里,这个从小陪伴他们长大的卡通形象最终变成了“Sad Kermit(悲伤的克米特)”。在YouTube上,克米特最红的视频之一是翻唱Johnny Cash(约翰尼·卡什)的Hurt和Radiohead(电台司令)的Creep两首悲伤情歌,视频里的克米特弹着把吉他,吸毒,对着女神猪小姐的照片聊以自慰。在这个坐拥三百万点击量的视频下有这么一条留言:“克米特最好的歌都是在他生活最黑暗的时候创作的。”而热门评论中那句“别自杀”, 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除了克米特蛙,另一位在国内具有超高人气的舶来蛙种就是“Pepe the Frog(佩佩蛙)”了。佩佩蛙的原始形象出自2005年Matt Furie的黄暴漫画Boy’s Club,因为画起来十分简单又非常有辨识度,佩佩蛙先后经历了五种变体。首先是2008年,有着“外国版帝吧”之称的4chan /b/版上出现第一个佩佩蛙变体——Feels Good Man(感觉不错蛙)流行。这个形象直接取自于漫画Boy’s Club,被朋友发现佩佩上厕所要把裤子全脱掉时,佩佩的回答“feels good man”。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2009年,佩佩蛙的第二种变体——Sad Frog(悲伤蛙)诞生,一出现就在tumblr、reddit、twitter、facebook和imgur等主流社交网络上疯传,通常搭配“You Will Never xxx(你永远不能)”的句型使用,传达出一种荒诞的悲伤感觉。悲伤蛙也是佩佩在中国最有名的变体版本。

2011年,为了嘲讽美剧《生活大爆炸》,4chan网友们创造了佩佩蛙的第三种变体——始终面带迷之微笑的Smug Frog(沾沾自喜蛙)。

2014年,佩佩蛙的第四种变体——Angry Pepe(愤怒的佩佩)在4chan的/r9k/版块出现。愤怒到模糊的佩佩表现出了一种狂躁崩溃的激烈情绪,立刻在社交网络上流行开来。

2015年,4chan/sp/ 版块诞生了佩佩蛙的第五种变体——Well Meme’d(这个段子讲得不错)。身穿诡异蓝色鸡心领毛衣的佩佩蛙仿佛人生赢家般的举起香槟:“哈哈哈,这个段子讲得不错,我的朋友。”

从“Feels Good Man”的天真呆滞到Sad Frog的丧气悲伤,从Smug Frog的迷之自信到Angry Pepe的暴躁癫狂,最终Well Meme’d已经可以把任何严肃议题都转化为一个笑话,就像一位武学宗师经历千难万苦后终于修炼到至高境界,当对方试图跟你争辩的时候,只要举起一杯香槟露出会心微笑,就可杀敌于无形。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社交网络青蛙文化关怀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身群体自然不会被放过。Foul Bachelor Frog(猥琐单身蛙)就是蛙界的单身代表,这个形象起源于2008年一张发布于remedicated.com的摄影图片,它的女性版本叫做Foul Bachelorette Frog(猥琐单身女蛙)。2009年,这只青蛙头开始被网友们加上彩色放射状背景,任意在上面添加文字,就可制造出一张猥琐单身蛙的表情。

无论男蛙还是女蛙,单身蛙表情包的共同特点是描述邋遢、肮脏、失业、懒惰、恶心的、享乐主义的单身形象,图片中的文字描述的都是被传统社会道德视为有伤大雅的尴尬行为,单身蛙用一种匿名的方式讲述了那些发生在单身人士身上难以启齿的糗事,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并能引起共鸣,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你可能会惊呼:“啊!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曾经这样干过!”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在众多蛙界名人里,有一只出身于成人片的朋友,它叫做Get Out Frog(滚粗蛙),这个小家伙第一次出现是在2005年成人片女星Next Door Nikki(邻家尼基)的摄影现场,那时的它还是一只充当女神背景的布偶。2009年,亚文化论坛Something Awful上一位网友发帖希望大家帮他寻找这只填充青蛙布偶,Get Out Frog从此以独立形象进入社交网络世界,大量的图片和gif动图被创造出来。在国内社交网络圈更多以Rainbow Frog(彩虹蛙)的形象出现。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和社交网络上其他流行动物相比,青蛙网红们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一点都不可爱。丑陋,猥琐,恶心,癫狂,悲观,愤世嫉俗是他们最明显的特征。他们就像你身边那些沉默寡言还有点社交恐惧的宅,对生活不报任何幻想,认为生命随机而虚无,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唯一可做的就是享受现在。我大胆揣测一下,使用青蛙表情包的人同时也是《南方公园》、《飞出个未来》、《瑞克和莫蒂》之类虚无主义动画的狂热爱好者。

悲伤的青蛙Pepe出自哪?为什么悲伤的青蛙风靡互联网?
悲伤的青蛙gif

马克思·韦伯认为,一个哲学观点要经过几十年才能从学术界走向民间,被主流社会所接受。而其表现就是具有该种哲学内涵的流行文化大量出现,表情包就是其中之一。在青蛙风靡社交网络之前,你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能够打破文化壁垒并集虚无、犬儒、存在主义于一身的流行文化形象。这种黏糊糊的令人不舒服的两栖动物之所以越来越受到社交网络的欢迎,或许正是因为它恰如其分的反映了当代浸淫互联网的年轻人们的普遍心态:“I’m a creep, I’m a weirdo(我是个傻X,我是个怪胎)。” 在一众过分可爱的猫猫狗狗中,它更像我,它显得如此真实。

现在你知道,如果再看到有人使用青蛙表情包,他想表达的含义可能有两层:1.我很酷;2.我是个废物。

至于中文互联网上有什么高人气的蛙种,无可奉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