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核弹要在空中爆炸?

    武器的爆炸方式可分为9类: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爆炸,超高空爆炸 ,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低空爆炸 是指比高(注)为60~120的核爆炸.主要用于摧毁较坚固的地面目标或浅地下抗压强度不高的目标,如集群坦克、野战工事、交通枢纽、简易人防工事等.对于特定功能核武器(例如中子弹)和微型超微型原子弹也可采用低空爆炸.例如主要 靠高密集中子辐射流对人员进行杀伤的美国W-70型中子弹,当量为1 000吨,可用“长矛 ”导弹发射,在100米空中(比高100)爆炸时,对坦克乘员和暴露人员的杀伤半径分别 为1 000米和1 600米.
    中空爆炸 是比高为120~200的核爆炸.主要用于摧毁不太坚固的地面目标(如城市建筑、工业设施、武器装备、野战工事等)和杀伤地面暴露人员.例如,原苏联携带3 枚各15万吨当量分导式多弹头的中程导弹SS-20,其主要打击目标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目标、交通枢纽、经济中心、海空军基地等.每个子弹头可使半径3.9千米、面积48 .7千米2的城市遭中等甚至严重破坏,可摧毁半径1千米,面积3.1千米2内所有地面工业 设施(含机器).
为什么核弹要在空中爆炸?
    高空爆炸 是比高200~250的核爆炸.主要用于摧毁大面积脆弱目标和杀伤大面积地面暴露人员.例如,1945年8月6日投在日本广岛上空估计爆高为580米的原子弹“小男孩”,当量为1.25万吨(比高235),投弹后,机组人员透过护目镜首先看到下方出现了一个紫红色的小火星,随即扩大为一个耀眼的火球,接着爆发成一个火焰翻腾的大火团腾空而起,当大火冲至几千米高空时形成了蘑菇云,下面的城市浓烟滚滚.而在地面上,人们看到的景象是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之后,传来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片刻之后,一股巨大高压气浪横扫而过,刹那间天昏地暗,将大约11.4千米2的范围夷为平地,全市 建筑物总数76 327幢中全毁者48 000幢,半毁22 178幢;当日死亡78 150人,伤和失踪5 1 408人.
超高空爆炸
    这种爆炸方式的爆炸高度在30千米以上,爆炸能量中的光辐射能量显著增加,转化为冲击波的能量显著减少.它只产生火球,最后冷却为烟云,无地面尘柱,因而也无蘑菇烟云.由于超高空爆炸当量很大,能在大范围内产生巨大的核电磁脉冲.一颗当量5000万氢弹弹在80千米高空爆炸,可使半径4 000千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在一天之内完 全中断.因此,超高空爆炸可以用来拦截、摧毁飞行中的导弹、卫星、火箭、飞船;也可以用于先遣突防,即在敌上空爆炸,破坏 ⑻被酒 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后实施核攻击.
地面爆炸
    是比高0~60,火球接触地面的核爆炸.爆炸时,火球近似半球形.地爆时,火球开始迅速扩散,并接触地面.由于极高温,该地域内有些岩石、土壤及其它物质均被汽化并为火球吞噬一起上升,蘑菇云颜色深暗.触地爆炸时还会形成弹坑,弹坑的大小与当量的1/3次方成正比.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15时爆炸,爆炸高度为103米 高的铁塔,铀核装药,当量2万吨(比高38).
    地爆主要用于摧毁坚固和较坚固的地面、地下硬目标,如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控 制通信中心.
地下爆炸
    所谓深地下核爆炸,是指炸点很深,各种核效应基本上全部被密封于地下的核爆炸 .美国进行过多次深地下核爆炸,几乎全部核爆能量均被密封于地下,仅少数几次由于 偶然事故,出现放射性 性 泄出或渗出地面.地下核爆炸主要靠冲击波作用于地层而产生的强烈地震波起杀伤破坏作用,适用于 摧毁特定的重要地下目标,如导弹加固发射井、地下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核生化地下贮 存库等.美国的B61-11钻地核航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摧毁目标的.
水面爆炸
    水面爆炸主要用于破坏和杀伤水面上的舰只、港口及其人员,并对下风方向的水面 及陆地造成放射性沾染.
水下爆炸
    水下爆炸是指在一定深度(一般不大于60米)水下核爆炸.水下爆炸主要用于破坏和杀伤潜艇、水下设施,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放射性沾染.
深海爆炸
    深海爆炸的深度不大于100米时,可破坏深潜潜艇.美国1958年曾在150米深的水下 爆炸了一颗2万吨核弹头,爆炸时,火球并不明显,由于深,仅有少量热辐射逸出.破水 而出的喷射的基浪云团上升至水面以上270米便“后继乏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