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虫害——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

  棉花的虫害种类繁多,对棉花造成危害非常大,棉花虫害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中,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如下。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棉铃虫初孵幼虫危害嫩叶,出现被食小孔,二龄开始危害蕾、花、铃,蛀食花蕾多从基部蛀入,蛀孔较大,虫粪排于蕾外,受害后苞叶张开,不久脱落;开花期幼虫钻入花冠取食花粉,有时也食花柱;危害青铃也多从基部蛀入,往往蛀食一空,留下铃壳,被害成铃很快腐烂,形成僵瓣;生长点受害后,可形成断头或多头。2.化学防治技术棉田百株3龄幼虫数量达到以下数量时进行化学防治:二代20头、三代10-15头、四、五代10头。防治药剂有:毒死婶、辛硫磷、丙溴磷、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灭多威、拉维因、硫丹、氟铃腮、抑太保、棉铃虫病毒、马拉硫磷、安打、除尽、高效氯氟氰菊酯。  

  化学防治可采用有机磷与菊酯类农药的复配药剂,还可用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丙溴磷等)和菊酪类农药(高效氯氰菊酪等)混合或交替使用,转Bt基因抗虫棉防治棉铃虫禁用Bt制剂。喷药时一定要把药液喷到虫子活动的地方,从而提高防治效果。棉铃虫喜欢吃嫩头、嫩叶,二代二龄期之前多集中在顶心危害,喷药时以喷打顶心为重点,即“点点划划”,就是把药液先喷一下顶心,然后再围着棉花转一圈,把上部的顶心、嫩头、幼蕾都喷湿。三、四代棉铃虫活动范围较分散,幼虫龄期也不整齐,小铃幼虫大都集中在中上部果枝的嫩头、幼营和赘芽上。因此,喷药时要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法,把中上部的幼嫩部分打湿打透。 编辑:史明映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郭宝德研究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