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什么?真的是夷陵吗?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小编带来的东吴夷陵的文章。

  夷陵之战时,陆逊给孙权汇报:(夷陵)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方忧。

  夷陵,确实是东吴的最后一道屏障。

  堵口子

  玩过即时战略游戏的朋友应该都熟悉“堵口子”战术。

  防守方堵住狭窄地形的出口,构筑防御体系。

  这样,即便攻方兵力再多,兵力也无法展开,防守方可以以较少的兵力、火力阻敌,保持对战局的控制。

  夷陵,正是东吴的“口子”。

image.png

  吴蜀之间,以长江三峡为唯一交通要道。

  长江从白帝城以东,切巫山山脉,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构成的三峡,至夷陵以北的南津关下峡。其间,两岸连山夹峙。

  所以,刘备要将东吴挡在门外,就必须保住白帝城,而东吴要将刘备挡在门外,就必须保住夷陵。

  夷陵为东吴控制,则刘备主力只能被堵在狭长的三峡中,无法展开。

  不能突破夷陵,刘备将陷入“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驰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譬之长蛇,其势然也”的不利态势。

  夷陵失守的后果

  夷陵一旦突破,刘备将全据三峡,完全控制吴蜀唯一通道,掌握战局主动。

  被束缚在三峡的刘备军主力将完全施展开,或攻入江汉平原,或与响应的武溪蛮(除已加入猇亭前线的沙摩柯外,另有各部在与步鹭交战)会合,东吴将防不胜防。

  蜀实力不比吴强,但蜀占据上游之势,一旦展开,胜利的天平将倒向刘备。

  而对东吴来说,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刘备。

  当时,曹丕集兵中原(而非集结于攻蜀基地关中),以声援东吴为名,“观形势”。

  因此,夷陵之战时,东吴仍然留力准备抗魏。

  朱然驻于江陵,孙权驻于武昌,诸葛瑾驻于公安,周泰(周泰死后由朱桓接任)驻于濡须,全琮、孙韶驻于洞口,都是为了以防万一。(这也是为什么吴强于蜀,但夷陵之战兵力优势不明显)

  如果刘备突破三峡,战火将直接烧到吴属荆州的核心地带,整个荆州的局势将极为复杂。

  即便东吴最终击退刘备,也将付出惨重代价。

  曹丕一直在“观形势”,等的,就是吴蜀两败俱伤的形势!

image.png

  只有将刘备挡在三峡,东吴才能相对从容地应付局面。

  夷陵在手,东吴可从容应对局势

  由于陆逊在夷陵—猇亭一线挡住了刘备,吴军已经取得了战局主动。

  刘备遇阻后,除了让吴班以羸兵引诱外,计无所出,一筹莫展,只得在狭长地带连营扎寨。

  如此,战局已经明了。

  陷入僵局后,就连在一旁观察的曹丕也认为:刘备肯定不能胜了。

  而陆逊则汇报:“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陆逊,已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由于刘备连营50余座,不但无法投入对吴攻势,反而给了陆逊根据蜀营兵力轻重,发起反杀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各部吴军未损耗,因此,尽管兵力不足,但对魏的防御体系是完善的。

  屏障

  所谓屏障,就是把敌人挡在门外。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道屏障的重要性。

  夷陵之战后,曹丕立刻三道伐吴。

image.png

  陆逊所部仍没有参与抗魏作战(仍在防御刘备),只是让潘璋等部作为机动兵力,参与抗魏作战。

  以朱然、诸葛瑾、朱桓、全琮等人组成的防御体系,加上潘璋等部机动兵力,以孙权本部为后盾,使东吴又击退了曹丕的三道进攻。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当初刘备突破夷陵,江陵朱然、公安诸葛瑾,乃至武昌孙权,各部都必然要投入对蜀作战,整个东吴的防御体系将完全打乱。

  这大概就是曹丕一直在等的机会吧!

  主动退却

  夷陵,是陆逊最后的屏障,然而,陆逊绝不是被逼得没办法才退到夷陵作战。

  陆逊是主动退却。

  开战前,东吴在三峡部署了层层防御。

  然而,开战后,东吴各部基本上是在没有付出太大伤亡的情况下,节节抵抗,撤出阵地的。

image.png

  七个月的时间内,东吴连退五六百里,无法抵挡。

  可是,当蜀军攻至夷陵附近后,东吴立刻张开獠牙!宋谦则连破蜀军5座营寨,孙桓也在失败后不再退却,死守抵抗。

  可见,此前的退却,不是吴军不能打,而是主动退却!

  总的来说,夷陵-西陵一线,就是东吴的屏障。

  只有守住此线,东吴才可能将来自四川方面的威胁阻于“国外”,才可能维系其整个防御体系。

  陆逊在节节阻击,主动撤退后,将夷陵视为“国之关限”,实施决战,展现出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和全局观,无愧为一流军事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