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打仗第一批士兵肯定是率先被攻击 士兵们为什么还带头冲锋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时候打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候打仗第一排肯定会是先受攻击的,士兵明明知道先受攻击,士兵们为什么还要选择带头冲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古时候诗歌文学之中,“反战”是一类经久不衰的常见题材;这是因为在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萌生过太多朝代和势力,每一次朝代势力的更迭变化,都伴随着兵戎相接。截止清朝,中国古时候史上曾爆发过占世界战争总数三分之一的战役;所以,对于古人来说,战火的洗礼无疑于家常便饭。

image.png

  古时候战争

  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古时候,战争主要是依靠冷兵器来进行作战。虽然士兵们只能凭借着长枪大刀和弓箭战马来进行厮杀,但战场场面的残酷和激烈却是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战争过后,殍尸遍野,满目疮痍。

  在这样的动荡环境之下,无论军中士兵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想要摆脱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绝望,使得反战情绪悄然蔓延;是在古时候医疗设备落后的冷兵器战役之中,普通士兵的战损率往往都很高,一去不复返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在隋朝时期的征兵活动里,很多百姓为了保全性命不上战场,甚至不惜自残手足得以逃脱兵役,可见人们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惶恐。

  在这样的反战情绪之下,就算是成功站上沙场的士兵也不禁会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开启自我保命机制。那么,当战争打响之时,那些站在第一排进行冲锋陷阵的士兵们是如何做好心理建设的?他们为什么在明知道会最先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还是带头向前冲呢?

  第一排士兵的成分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第一排士兵最有可能由哪类人员组成。

  在古时候拼杀人头的冷兵器战役之中,是非常讲究军队杀敌的队列阵型,在这些队列阵型之中,不同兵种不同强弱组合应援,相互配合,运用战术对垒来赢取胜利。在战役阵型之中,对于阵型正面的防御和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阵型正面的核心力量,就取决于第一排士兵。所以对于第一排士兵的责任和要求都会更高,普通士兵还没有太大资格能够担任。

image.png

  骑兵对阵

  通常情况下,第一排士兵都会由骁勇善战、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组成。这类人不但作战技术高超,能起到很好的进攻防守作用,而且他们在经年累月历经沙场的过程之中见惯了战场浩荡血腥的拼杀场面,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建设和条件反应,不至于在冲锋过程之中产生怯战心理。

  其次,为了能够使这些前排精锐充分发挥高超武艺和作战能力,通常都会为其配备最为先进和坚固的武器装备,以便于他们能够抵挡得住敌方的攻击和杀伤,保持阵型的坚固和完整。

  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四》

  从史典记载里,我们就可以知晓前排冲锋精锐部队对于战争的影响力,一支优秀的前排冲锋精锐队往往能引导一场战争走向胜利。所以,古时候战争之中的第一排士兵,往往都需要具备极高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素质,才能撼动敌军,振勇军心。

image.png

  古时候先锋队

  当然,单靠军令指挥和战略安排并不能完全使得这些前排士兵们安心杀敌,有时候,还必须得借助一些“威逼利诱”的手段,才能使得他们的作战潜力得到完全激发,在战场上杀敌杀得更加卖力。

  威逼利诱

  我们先来看一看所谓的“威逼”手段。首先,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要以严明苛刻的军规军纪将精锐士兵们约束在首阵前列,使其不敢擅离职守,才能保证战场军队的正常运作,不至于兵荒马乱。

  对此,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针对“逃兵”的严苛厉法,一旦发现逃兵,直接当众斩首。在明朝的戚家军法之中,甚至还会有连坐制度,但凡一人逃跑,就会连累整队人集体斩首。

image.png

  古时候战场

  为了抓逃兵,历史战场上都会有设立一种叫做督战队的存在,通过督战队对战场的介入,来监督士兵上阵杀敌,以防士兵临阵逃脱或违抗命令、擅自投降。一旦发现战场之中有违反军法的“逃兵”或“叛军”,督战队就会立即将其就地处死,当场凌刑,以儆效尤。

  在这样的重压下,士兵们自然不敢轻易逃脱。毕竟,战死沙场还能落得个英勇的名声,死后说不定还能给家里人补贴一点抚恤金;但是,一旦逃跑被处死,那么不仅要背负懦夫的骂名,还会落得一个人财两空。这些严苛的督战制度和军法军规也从客观角度断了首排冲锋队的怯战念头。

  古时候战场

  其次,在每次战役打响之前,主帅都会向将士们进行洗脑游说,强调战役的正义性,细数敌军的恶劣行径,并表示:如果今天你不杀其他人,那么将来被杀的就是你的妻儿父母...云云,以此激起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轩昂斗志。这种战前动员也无疑于是给士兵们加上了一层BUFF,出于爱国激情和守卫家国的热血,大部分冲锋战士们也会拼尽全力奋搏厮杀。

  俗话说鞭马也得需要粮草,才能让马跑得更快。除了实施威逼手段施压迫使这些士兵坚守在高风险的前线,自然还需要利用一些“利诱”手段的甜头和回报,让士兵看得到盼头,才会更加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地卖命杀敌。

image.png

  古时候战场

  所谓“食有劳而禄有功”,上阵杀敌作为一项卖命活,风险有多高回报自然就有多高。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推行军功爵制,按杀敌的人头数量所立下的军功来封官加爵,用以调动士兵的积极性。而第一排士兵作为阵列里风险最大的存在,其军功回报率往往也大于其它士兵。因此,一些武艺高超的胆识之士往往也更愿意位列前排以搏军功。

  同时,在战场上扫荡战利品时,第一排士兵凭借着位置优势往往也能获得优先抢获战利品的福利。不过,这样的福利有时候往往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在曹操和袁绍大战之时,曹操就利用了这一点,故意扔下财物马匹吸引袁军前去哄抢战利品,却未曾想到被潜藏蛰伏的曹军趁其不备一网打尽了。

image.png

  古时候战场

  除此之外,有的朝代还推行“戴罪立功”的军功制度,将一些戴罪的犯人放在前排开路,按军功赎罪,减轻罪刑。一方面,这些犯人会为了能够得到宽刑而激烈搏杀,立下战功;另一方面,用这些犯人进行开路,也能避免正规军的伤亡,毕竟,犯人的命并不值钱。

  在大宋时期,就有这么一位脸上刺字的犯人狄青,就被派遣战场前排担任冲锋士兵,未曾想到狄青杀敌奋勇,立下赫赫战功,先后担任指挥使、枢密副使、甚至节度使。是历史上戴罪立功的模范先锋。

image.png

  狄青

  由此可见,第一排士兵确实能享受到很好的福利和机遇;不仅如此,他们可能还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这么危险。

  第一排士兵的危险系数

  由于古时候战场的特性,第一排士兵的阵亡率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惨烈。

  在古时候战场,大规模近战的次数其实很少,往往只出现在最终的决战时刻。在此之前,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在进行小规模分散军列的互相封锁和突破,在这种灵活变化的打法下,通常都不会选择直接去突破正面前排的坚固防守,而是会从两个防守薄弱的侧翼方向进行袭击,因此这个时期的前排士兵往往不会成为被攻击的主要目标。

  除此之外,两军交战的大部分时间里还会使用弓箭互射,采取远程攻击的模式,万箭齐发,来达到大规模无差别的伤亡目的。但是,由于射箭的射程较远,往往比较容易袭击到阵列中后方的士兵,再加上前排士兵防护措施比较到位,也大大减少了他们在弓箭战之中的损伤概率。

image.png

  万箭齐发

  其实对于前排士兵来说,防守和攻破才是其主要职责,他们身上所肩负的任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最终的决战时刻,这些前排先锋精锐的作战水平往往能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负。因此,第一排士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炮灰”,上阵即灭,往往还能建功立业,升官加爵。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