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上朝到底是怎么样的 古时候几品官才能上早朝

  古时候几品官能上朝堂议事?又是按照什么顺序站立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首先,古时候上朝又称为点卯,指的是在卯时这个时辰进行朝会。而卯时大概是在早上的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点,而上朝的官员又分作文武,文官在左,武将在右。

  文官之首是宰相,而武将首位是太尉,之后是按品级依次排列下去。能够上朝的一般都是四品以上的京官。大朝会时,各省督抚也是有资格参加的。

image.png

  明朝时期,能够上朝的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一品,二品的高官,其次的六部侍郎就是三品的官员了,但六部的给事中只是七品官员。但如果是地方官的话,除非是四品以上,也就是至少是巡抚,今天的省长一级的职位,才有资格上朝。

  朱元璋时期,下令,只要是在京城任职的官员都有资格参加,像御史和给事中这样的六七品官员也是可以上朝的。

image.png

  满清入关之后,到了康熙时期,就有了上早朝的先例,当时规矩是十日一朝,包括特殊时期的五日一朝。

  可以说,什么时候上朝,完全凭皇帝心意,从此君王天天不上朝也是有可能的。清朝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参加,以下的官员以及地方官,如果没有召见,肯定是不需要的。

image.png

  在不同的朝代参加朝会的人数不尽相同,但大部分时候都在三十到五十人左右,很少会见到影视剧中那种上百号人同时上朝的情形,除非是在祭祀先祖或者大朝会之类的重大日子里才会有这种恢弘的场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