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时候圣旨第一句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吗?

  在古时候电视剧中几乎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太监宣布圣旨的时候都会先宣读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此以往,大家都认为古时候帝王颁发旨意的时候都都是以这句话开头。其实这里存在两个错误,都是因为电视剧的不考究而误导了大家。

image.png

  不是所有皇帝圣旨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实际上这句话的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在给手下官员任命书上第一次出现。嬴政在一统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朕”,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晋南北朝时改为“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而到了唐朝时期,政令是由门下省颁发,也就没有这样的说法。

image.png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断句错误。“奉“是遵守的意思,“天“是上天的意思,“承运”,指的是传承气运,“皇帝”指是君王,“诏”指是诏书。曰的意思比较难理解,是指内容如下的意思。

  为了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表达自己是受到上天的眷顾,其实大家平常了解到金銮殿也叫奉天殿。于是在圣旨前面加上“奉天承运”四个字。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在影视剧中,演员为了台词的顺口连贯性,所以直接四字断句,而误导很多观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