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什么历史功绩?详细解读康熙的贡献

  康熙有什么历史功绩?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康熙(穆麟德:elhe taifin,太清:elhe taifin;鲍培转写:engke
amuγulang,西里尔字母:Энх-амгалан)是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清朝使用该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被尊为“千古一帝”。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擒鳌拜、三藩之乱、雅克萨之战、多伦会盟,准噶尔之战、清统一台湾之战和九子夺嫡等。政治上中央集权,注重修养生息。

  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贵妃。玄烨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专宠贵妃董鄂氏,对这个不请自来的三阿哥并不非常关心。玄烨七岁时,遭到天花的侵袭,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症并没有危及性命,仅在脸部留下几个细小的麻点。这使他对当时这种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而他出过痘竟成了他将来继登帝位的一个有利因素。

图片.png

  然而后面不幸接踵而至,他八岁丧父,九岁时疼爱他的母亲又死了。两年之间父母双亡,只有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一直辅佐着他。玄烨后来回忆到,那年母亲生病的时候,他日夜守候在床边,滴水不进。母亲去世时,他日夜啼哭,不思饮食。直到晚年,玄烨回忆起这一幕幕还不无悲伤地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有得到一天的欢娱,“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

  玄烨的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非常关心他的成长,对玄烨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经常给玄烨讲述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当年创业大清国的故事,激励他将来要秉承祖先英烈之风,成为有抱负、有作为的人物。玄烨是孝庄皇太后辅佐的第二位皇帝,她一直以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康熙,教育他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甚至连一举一动都要“俨然端坐”,中规中矩。

  玄烨勤奋地学习。从五岁发蒙开始,他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未中断。父母双亡后,他更加努力,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还拜武艺高强的侍卫阿舒默尔根刻苦练习骑射技艺,纵马射猎,十矢九中,英武非凡。他常常虚心地咨询左右,甚至不耻下问于身边的太监。繁重的学业差点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累得咯血,仍然坚持手不释卷。后来不得不发展到需要针灸治疗的地步,以至于多年后康熙一闻到灸条的艾味还心有余悸。

  玄烨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多元的教育,形成了康熙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康熙基本上是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与从白山黑水走来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规而系统的汉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汉学修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