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古时候女人如果不生孩子能离婚吗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时候离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没有生育子女往往会受到某些非议,在古时候尤其如此。很多皇帝废皇后的借口就是不生子,那么古时候女人如果不生孩子的话,丈夫可以直接提出离婚吗?

image.png

  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古时候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有关婚姻的礼制与法律一般都是以夫妻为主体规定的。在古时候的社会关系中,妾更接近物格而非人格,婚姻方面的礼制与法律一般都与妾无关。

image.png

  因为妻的地位很重要,所以古时候的丈夫只有在七种情况下才可以与妻离婚(休妻),即“七出(七去)”。而“七出(七去)”第一条是“不顺父母”,第二条就是“无子”,也就是没有儿子可以提出离婚。

image.png

  然而礼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修正。“七出(七去)”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但唐朝的著名法典《唐律疏议》便对“七出(七去)”之条进行了补充与修正,“无子”也是如此。

image.png

  《唐律》为“无子”增加了两条补充规定:第一是“尽孝”,从“七出”第一条是“不顺父母”就能看出“七出”的核心思想就是孝道,因此如果妻为公婆履行孝道的话,就算无子,丈夫也不能以此为由休妻。

image.png

  第二则是年龄限制。根据《唐律》的规定,妻只有在年过五十还没有生育子女的情况才能被视为“无子”。正因如此,只要年龄没到五十岁,丈夫就不能以“无子”为理由休妻,否则官府可以干预制止。

image.png

  《唐律》对“无子”的补充规定后来一直沿用了清朝,影响则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正因如此,从唐朝开始,很少有人纯粹因“无子”而休妻,丈夫们一般都是通过纳妾解决实际问题,最多疏远妻而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