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人对蚊子习性与危害的认识,他们是如何防蚊的?

  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代,人们都深受蚊子的侵扰,古人是如何防蚊的呢?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蚊子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余年,远超人类的历史。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蚊子被划为36属,共3600个品种。

  自古以来,蚊子便伴随着华夏民族茁壮成长。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蚊子大批量繁殖,它们除了会到处飞来飞去,嗡嗡乱叫,扰人心绪外,还会叮咬人体、吸血散毒,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吸血昆虫之一,蚊子的数量庞大,难以消灭与根除。

  几千年来,古人对蚊子深恶痛绝,深受其害,因而想方设法驱赶蚊虫,消灭蚊子,可谓是煞费苦心。那么,古人究竟如何防止蚊子的叮咬呢?

image.png

  一、古人对蚊子习性与危害的认识

  蚊子的体型最小,却对人体危害极大。最常见的危害之一便是叮咬人体,令人瘙痒难忍,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

  《庄子·天运篇》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意为:蚊虻之类的吸血虫子叮咬皮肤,会令人通宵无法入眠。

  其中,“噆”乃形声字,从口,朁声。原义为衔、含或品尝,与蚊虫合用则为“叮咬”的意思。此外,蚊子不仅繁殖速度快,生命力还格外顽强。从幼卵至成年蚊子不过半个月时间,而每只蚊子一周便会产卵一次,每次可达近400个卵,数目惊人。

  《汉书》有云:“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指的是众人集中吹气,可将一坐山吹动;而成群的蚊子聚集在一起,其煽动翅膀的盛宴如同雷声一般震耳欲聋。

  由此可见,蚊子的力量不容小觑,一只蚊子尚且构不成威胁,但一群蚊子则会令人痛不欲生。我国南方地区的夏季傍晚是蚊子肆虐的时间段。蚊子犹如影子般与人体紧密相连,团团将人们包围,随时伺机而动,惹得人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古人对蚊子的厌恶史也非常悠久,古时候诗人常在诗文中历数蚊子的吸血行为以及对人类生活的破坏。

  例如,晋人傅选曾在《蚊赋》中写道:“妨农功于南亩,废女工于杼机。”雌蚊以人类鲜血为食,以此来繁衍后代,此乃蚊子的生存之道。此物虽微小,却害人不浅,既影响农民的耕种,又影响女子的织布,相当于抑制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上天创造了渺小的蚊子来干扰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人类也想法设法地消灭蚊子,殊不知是人类的不幸还是蚊子的不幸。傅选形象地刻画了蚊子侵蚀人类与动物的机体,令人疲于奔命,导致人们无法正常劳作以及休息的种种“罪证”,表达了对蚊子的厌恶与愤怒。

  皮日休也在《蚊子》一诗中写道:“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形象生动地道出了普通贫苦人家因无蚊帐庇护而遭受蚊子伤害的悲惨境遇。

  此外,韦楚老也曾作诗极力控诉蚊子的罪行:“请问贪婪一点心,臭腐填腹几多足?”无不展现了江上蚊子的恐怖无情与贪婪无度,同时流露出对蚊子丑恶行径的痛恨与无奈。蚊子行踪飘忽不定,且善于袭击、躲避与潜逃,因此常人无法有效防范,只能任其肆虐。不少人除了心中烦闷,别无他法。

image.png

  唐代文人吴融在比较了各地蚊子的杀伤力后,发现平望的蚊子最为狠毒。为此,诗人特地写下《平望蚊子》:“唯是此蚊子,逢人皆病诸。”在作者看来,毒蛇会蜇人,但由于体型偏大,尚且可以躲避;毒虫的确有毒,但其行动缓慢,尚且可以驱赶。然而,蚊子体型微小,行动又快,是比毒蛇与毒虫更为可恶的生物。

  蚊子不仅危害范围广泛,周期也非常漫长。宋代文人秦观在《冬蚊》中写道“犹自传呼欲噬人”。诗人认为在所有的虫子中,蚊子对人类的危害尤其猛烈,连寒冷的深秋与初冬也时常有蚊子出没盯人。

  华岳也在《苦蚊》重写道:“可怜翠微翁,一夜敲打拍”。可见蚊子时常扰得古人彻夜难眠,只能通宵拍打消灭蚊子。随着朝代的更迭,古人逐渐发现,蚊子给人带来的危险不单单局限于叮咬与吸血,它们还会传播疾病,严重会导致人与动物死亡。

  《物类相感志》记载:“鳖与蝤蛑被蚊子盯了即死”。由此可见,蚊子是鳖与蝤蛑的天敌。“鳖”又可称为甲鱼,而甲鱼最怕蚊虫叮咬,因为叮咬部分会导致溃烂而无法愈合,直至死亡。

  此外,民间也流传着“蚊蚋噆草间,人马俱病”的说法,可见蚊虫对于人和马都是百害无一利。《谈圃》中记载:“有厅吏醉仆,为蚊子所啮而死”。众所周知,蚊子主要依靠二氧化碳以及热量辐射的方式来确定即将叮咬的目标。而喝醉酒的人身上的数值发生变化,极其容易吸引蚊子。古人并无科学观念,见蚊子群聚可将醉酒的小吏活活咬死,自然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连著名学者欧阳修也对蚊子深恶痛绝,他曾在《憎蚊》中写道:“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仅“憎”与“毒”二字便将蚊子的恶毒展现地淋漓尽致。因蚊子危害极大,古人很早便开始观察蚊子的形态以及生活习性。《东方朔传》中称蚊子“长喙细身,昼亡夜存,嗜肉恶烟”,说的是蚊子长着锋利的嘴以及细长的身体,昼伏夜出,喜食人畜的鲜血,而惧怕烟熏。

  《齐东野语》里说:“今孑分……久则蜕而为蚊。”由此可见,古人早已知晓蚊子乃污水中的无足虫蜕变而成的,而蚊子的繁殖过程也是在水中进行,且蚊子时常藏匿于草丛之中。

  《瓮牖闲评》记载:“蚊子初不能鸣,其声乃鼓翅耳”。可见古人通过研究得出了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实际上乃其翅膀震动的声音。《北史·列传》提到:“漠北高凉,不生蚊蚋”。古人通过严寒的地区不生蚊子推断出蚊子喜欢在温暖、湿热的水域生活。

  明清时期,古人对蚊子的认识趋于全面且系统,“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蚊子也有一段详细的记载:“蚊处处有之。冬蛰夏出。”此外,清代学者也曾用“利嘴迎人,目察毫端,飞扬跋扈、飞成市、聚若雷……蛛网收拾、伏翼扫除”等形象生动的词汇来描述的形态特点、生活环境以及生存习性。同时,清代学者还指出蚊子的天敌为专门吃虫子的蜘蛛与蝙蝠。

image.png

  二、古人的驱蚊方法

  1.蚊香

  为了有效防控蚊子的危害,古人发明了蚊香。《诗·周颂·维清》中记载:“文王之典。肇禋。”其中,“肇禋”意为开始祭天。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周人便已通过焚烧木材升烟来祭天,从而祈求上天的庇佑。

  《周礼》中记载了“大宗伯”的职责,即“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不过,此时虽有祭祀礼仪,但只是利用普通的柴草以及布帛生烟,还不曾燃香。《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提及了甸师的职务为“祭祀,共萧茅”。其中,“萧”指的是香草,焚烧时可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汉书》记载:“熏以香自烧”。而《汉官点职》也提到了专门负责“执香炉烧熏”的职务。

  由此可见,汉朝已经出现了烧香的习俗,不单单局限于祭祀典礼,也可用于改善室内环境。

  《贾琮传》中记载:“交阯土多珍产……异香美木之属”。说明古人已经发现了盛产香料的地区。

  《博物志》中提到:汉武帝时期,统治者提倡“焚香辟邪”,即通过烧香来趋避邪气。

  综上,香的作用逐渐发生变化,从祭祀到熏室,再到辟邪,香的功能在不断扩大。由于蚊子天性怕烟雾,因此古人萌发了利用焚香来驱蚊的想法,进而发明了“蚊香”。

  《荆楚岁时记》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每逢端午节,古人会将艾草插于门上,还常用雄黄酒涂抹全身,以此来净化空气,同时也能起到驱赶蚊虫的效果。欧阳修在《憎蚊》中写到:“熏檐苦烟埃,燎壁疲照烛。”可见古人会利用烟熏来驱赶蚊虫,但诗人并未提及焚烧何种材料来产生烟雾。

  不过,宋代《孙公谈圃》中提及“以艾烟熏之”。艾本身具有独特的气味,早期还被用于“避疫”,因此古人最迟在北宋时期便已开始用艾驱蚊。此外,艾易燃烧,长期被用于“艾灸”,因而成了蚊香的主要材料。

  《格物粗谈》里说:“收贮浮萍……加雄黄,能祛蚊虫”。由此可见,以浮萍与雄黄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纸缠香”应当是最早的蚊香,也称作“棒儿香”。

  此外,除了雄黄与浮萍外,史料上还记载用鳗鱼骨、麻叶等材料制作蚊香。不过,雄黄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它是古时候的“杀虫剂”。《神农本草经》记载:雄黄“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还记载了浮萍可以治疗“暴热身痒”的症状。因此,古人将二者结合起来驱蚊,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及百般尝试才确定下来的。

  “蚊香”在宋代是常见的生活用品。《闲窗括异志》记载:“烧熏蚊虫药,爆少火入印香箩内,遂起烟焰。”其中,“熏蚊虫药”指的便是蚊香的一个种类。此外,《武林旧事》中提及了专门制作蚊香的作坊,即蚊烟作坊,可见蚊香的原名叫蚊烟,同时也说明宋朝已经对蚊香进行规模化生产。

image.png

  2.蚊帐

  蚊帐堪称中国人的“防蚊神器”,更被外国渲染为“中国法宝”。

  其实,有关蚊帐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其中,蚊帐最初的叫法便是“裯”。《郑笺》中将“裯”注解为床帐,而“帱”与“裯”音同义同,意思皆为床帐。

  《金楼子》记载:“因开翠纱之帱,进蚊子焉”。

  即齐桓公在休憩之时,忽然对管仲说:“如今国富民强,不用我多加担忧。唯有这蚊子,肚子饿了却找不到食物,我甚是忧心”。因此,齐桓公特地打开蚊帐令蚊子吸血。谁料“其蚊有不知足者……腹肠为之破溃”。

  对此,齐桓公甚是感慨,认为贪婪的蚊子与不知满足的人如出一辙,故命全国子民以“蚊”为鉴,大力推行节俭之风。东汉刘熙在《释名》中写道:“帐……施于床上也。”其中,“帐”乃床上用品,主要用于遮挡,保护隐私。而后,蚊帐又被称为“蚊幮”、“蚊帱”等。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蚊帐材料的使用也应当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宋朝以前,常见纺织品的种类主要有丝、麻、葛等。宫廷贵族大都运用锦、罗、纱等高级丝织品来制作蚊帐,且丝织品皆为宫廷独享。

image.png

  相反,平民百姓则利用相对粗糙的葛或布来制作蚊帐。直到宋朝,水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国内开始大量种植棉花,在纱布与纱帐出现后,丝绸的地位也不复从前。在南宋《韩熙载夜宴图》里,蚊帐的样式以及悬挂方式与如今并无二异。

  结语

  除了蚊香与蚊帐外,古人还想到了其他的驱蚊方法。例如,清代文人汪秀峰在《咏蚊》中写道:“乍停纨扇便成团,隐隐雷声夜为阑”。其中,“纨扇”指的便是用蒲叶制作而成的扇子,寺中僧人常用蒲扇来驱蚊,且这种方法如今也适用。

  再如,清朝已有外形精致美观的驱蚊灯,灯身上有一个喇叭形状的大口。燃灯后,灯内释放出的热气体会将蚊子迅速吸入,而蚊子也将不久于人世。综上,古人驱蚊的办法多种多样,形式丰富,流传直至现代依旧经久不衰,可见古人的智慧之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