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读过书,他是如何装作自己有学问的呢?

  朱元璋从小没读过几本书,知识基本全靠天桥下说书先生的传授。长大以后,朱元璋开始南征北战,不少知识分子投靠到了他麾下,比如李善长和刘伯温,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博士生给小学生打工的真实案例,当然了这种案例毕竟少数。在这帮知识分子的强行灌输下,老朱忽然觉得自己也有了学问。

  这不废话嘛!让博士生来教你一加一等于几,你要再学不会,人家非得哐哐撞大墙了!有了学问以后的老朱,便开始四处炫耀,似乎人生中唯一的缺憾就这么弥补好了。因此就有了这么一段故事。

  一、朱元璋出去视察,结果看到一个喂猪的女子。

  老朱出身低微,所以他更懂得民间疾苦,没事儿的时候,他就喜欢到民间溜达溜达。这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子,看到一个年轻的农妇在喂猪。

  这下子老朱可就走不动路了,这位农妇虽说长得也说得过去,但是跟后宫那些娘娘们比起来,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而且农妇浑身上下都穿着粗布麻衣,脸上也没啥胭脂水粉,哪里能跟后宫妃嫔相比呢?可是老朱就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农妇,时不时还发出一阵傻笑。

  旁边的侍卫看了以后,差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原来他觉得老朱这是犯了花痴,这可不能打搅了皇帝陛下。

  农妇被老朱看得也是面红耳赤,喂完猪,这位农妇就娇羞着红脸蛋躲进屋里去了。惊醒后的老朱,只好带着侍卫们回到了宫中。

  二、马皇后愿意成人之美。

  结婚以后,马皇后和朱元璋也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不过很快两个人的关系就变了,朱元璋事业不断攀升,身边的女人也一个接着一个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马皇后,似乎不再是朱元璋的媳妇儿,倒像是他的母亲一般。原来马皇后非常贤惠,不仅要管理好后宫的诸多妃嫔,还要悉心照料朱元璋的小心思。

  侍卫们回宫以后,马皇后便询问他们老朱昨天的见闻。其他人都不敢吭声,有个侍卫倒是把昨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马皇后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认为老朱是看上了这个农妇。于是马皇后立刻让人把这个农妇接入了宫中,梳洗打扮了一番,就准备让她来伺候朱元璋。

  好大气的老婆有没有?一般皇帝的后宫中,都是勾心斗角的宫斗戏,可马皇后却偏偏主动给朱元璋找女人。

  这倒不是说马皇后有多大气,主要是,马皇后不这么做,难道就能阻止老朱吗?她是个聪明人,这么做虽然出于无奈,倒也能够保住她的地位和身份。不管来了多少美女,至少皇后之位她们想都别想。

image.png

  三、朱元璋开始卖弄学问。

  老朱上了一天班,回到后宫以后,看到一个妇人好端端地在那儿等着他。他仔细一看,这小姑娘岂不就是昨天那个喂猪的农妇嘛!

  一问之下,马皇后才和盘托出:老朱,你不是喜欢这个姑娘吗?昨天你可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家看了好一会儿呢!

  老朱这才反应了过来,哈哈大笑了起来,连连摇头表示马皇后误会了。老朱解释道:昨天我看这个姑娘在那儿喂猪,我想到了一个字,那就是家!

  什么是家?仓颉造字的时候考虑得相当周到,豕本身就是猪的意思,所以也就是房子下面有头猪,这便是家。

  老朱说昨天他压根就没怎么注意这个农妇的美丽,只是看到这位农妇在家门口喂猪,忽然就想到了仓颉造字的这个过程,非常有趣!

  好家伙,过去那个不怎么识字的朱重八,做了皇帝以后,居然如此有学问?其实越是卖弄越能证明,这是老朱的短板。

  上笑曰:误矣!我见此妇饲猪,因悟古人制字之意,家字从宀,从豕,言无豕不成家也,不觉有契于心,故笑,非为此妇也。后赐遣归。---《坚瓠集》

  不管怎么说,老朱最终还是把这位农妇给送回家去了。顺便还给了她一点银子,毕竟让人家白高兴了一场。

image.png

  总结:老朱这么说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这个故事更像是小说,不过小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房子下面有头猪,那就是家。那么天下作为容纳万民的家,是不是也应该有头猪呢?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白,天下只有在老朱家的统治之下,才能称之为国家。这是多么骄傲自信的一种想法啊。其实地球缺了谁,都在不停地转动,缺了老朱也不例外。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假呢?因为马皇后不该干涉老朱的所见所闻。知道老朱脾气的人都明白,只有老朱监视其他人,没有其他人可以监视老朱,哪怕是马皇后都不行。

  虽然马皇后出于好心,但是从老朱身边的侍卫那儿得到了老朱的消息,你觉得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在老朱这儿,这件事一点儿也不简单。

  老朱会觉得自己身边,被马皇后安插了眼线。这就比较可怕了,所以说这件事马皇后做不出来,故事真实性并不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