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何吾心之念念也

      周恩来这个名字,以及他的品格,时至今日,为何依然能让中国人温暖?    在西方,无论是早先的古罗马、古希腊时期,还是随后的中世纪,人们更多是从神性的角度去衡量一个伟人。他必得是上帝之子、或者半人半神。    

      直至现代,西方所推崇的完人,也大多是马丁·路德·金、特蕾莎修女以及甘地这样“道成肉身”的圣徒,他们代表了人性向神性的回归。    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在我们的文化里,没有超越一切的主宰人格的神。拥有完美人格的英雄人物也是人,但是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有伟大人格的人。    他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一饭三吐脯的周公,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      

周恩来,为何吾心之念念也
      传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出师表》他不是半人半神,却能以个人平凡的肉身,做大量艰苦的工作,为国家、民族做出很多贡献。他也有痛苦悲欢,却能以不断的勤修苦练,提升和成就人格,实现治天下的理想。他的人格与人性,从不体现在那些使盲人复明、死人复生的“神迹”中,而是由点点滴滴的事迹相照出来。    故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所以,今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前后,一些西方媒体恶毒地攻击他是“中国共产党树立的最后一块道德招牌”,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们看不懂中国人,他们哪知道,周恩来这块招牌从来不需要从人民中树起,他是人民的儿子,从来没有离开过人民。    周恩来不是不爱自己的父母亲人。        

      资料记载,1916年2月,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期间的一篇作文《试各述寒假中之事况》中,提及在外奔波谋生计的父亲:    今日为旧岁除夕,家家爆竹声,不绝于耳,沿俗尚也。南俗晚间聚家人父子团聚一案共食,名曰守岁饭。北地不知有是习否?……北堂久不闻唤子之声。回思依依膝下,此情此景,不必读蓼莪之章,便已悲慨无垠。矧兹(值)今夕,尤令人泪盈枕席,竟夜不能寐矣!    这一年的8月27日,周恩来在其父亲被辞退南去时,含泪记下了他“最是伤心”的一篇日记:    今早,生父以四点钟行,往南京去。“昨事伤心方未已,今朝又复别严亲”。此情此景,不知若何难受,又复远吾爱友,伤心之极,不复再有言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