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的“五月病”

  转眼就到5月份了,气温开始慢慢回升,也是各种病毒细菌大量滋生的好时机。淡水鱼类养殖业到了疾病高发的时候,做好这一阶段的疾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都说鱼病以防为主,因为很多疾病一旦暴发,根本无法控制。所以,这个时候养殖户首先得知道什么疾病最容易暴发,要从根本上去预防。下面是这个时期最易感染的疾病。小草鱼病毒性疾病小草鱼病毒性疾病是引起我国大面积草鱼幼鱼出血病暴发的主要病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是由呼肠孤病毒导致,网箱、大水面养殖都会出现这种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特别高。小草鱼病毒性疾病的症状比较复杂,在流行病季节,常与其他细菌病并发,诊断时易与草鱼的其他传染病混淆而引起误诊。病鱼体表发黑、眼突出,口腔、鳃盖、鳃和鳍条基部出血。解剖可见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肠道出血,肝、脾、肾也可不同程度出血,肝有时因失血过多而发黄。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分为“红肌肉”、“红肠”、“红鳍红鳃盖”三种类型。患病鱼可出现一种症状或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症状。患病的当年鱼种,通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病鱼尾鳍变黑,体表暗黑色,偶有在背肌两侧出现2条灰白色带;肌肉严重出血的病鱼,体表暗黑色。草鱼夏花(3厘米~6厘米)对着亮光透视下,可见肌肉充血。病鱼的口腔、下颌、鳃盖、脑盖、眼眶周围、鳍条的基部以及腹部等都表现出血、眼球突出、鳃丝呈紫红色或斑点状出血,若病鱼的其他部位严重出血时,则鳃丝失血呈灰白色,但有些病鱼鳃部无明显症状。有些病鱼肛门红肿,2龄以上的患病草鱼,多见于鳍条基部及腹部出血为主,并可见肛门红肿的症状。这种疾病主要是预防,因为病毒有个潜伏期,可能鱼体已经感染上病毒了,但是由于外在没有什么症状,很容易被养殖户忽视。今年前期低温,很多养殖户还按照原来的投喂量进行投喂,造成鱼体肝肠负荷大,免疫力下降。这种病毒性疾病正常在水温25℃时暴发,现在由于外界环境不好,水温不到25℃,提前暴发了,又正好遇上车轮虫、指环虫感染,造成大面积死亡,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导致疾病寄生虫像车轮虫、指环虫感染的疾病,死亡率也非常高。指环虫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流行于春末夏初,水温在24℃~28℃时最常见,水体富营养化会提高发病几率。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成鱼则是损伤鳃组织,导致继发细菌性烂鳃。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阻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溢出鳃外。

  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这些症状都是几种疾病在一起暴发性出现的,前期要不断调水改底。阴雨天过后,天气一放晴,车轮虫容易暴发,提前泼洒治疗车轮虫的药物,伴随投喂保肝解毒的内服药,一定要选择有信誉的正规厂家的药物。车轮虫一旦暴发,难以控制,传播快。因此,前期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定期在显微镜下进行镜检,一旦发现有车轮虫要及时治疗,只要鱼类还吃食都是可以拯救的,如果不吃食了,就算杀死体内寄生虫,鱼体也无法存活。特种水产像鮰鱼、小鮰鱼种的主要疾病也是车轮虫感染。大鮰鱼疾病主要是体表溃烂,套肠。套肠主要症状是鱼体游动缓慢,靠边或者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散失,垂死时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鲫鱼的“大红鳃”精养鱼塘的鲫鱼,前期是水霉、溃烂,现在主要是大红鳃。大红鳃原因是前期温度跟不上,到了鱼的产卵期,卵细胞吸取母体营养以后,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卵要发育,投饵量又不足,只能从干细胞里吸收营养,干细胞储存的营养被卵细胞消耗掉,导致鱼体抗病力下降。病鱼常在池边的水面下窜游,肉眼可见病鱼的头部和背部发黑,俗称“黑头”。病鱼肝脏常呈土黄色,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水,有些症状与败血症相似,但鳃盖及腹部两侧很少有呈淡红色的出血症状。病鱼鳃色鲜红,不肿胀,是典型症状,故养鱼者称之为大红鳃。这种疾病受温度影响大,温度一上来就开始暴发,一般治不了,只能前期预防。鲫鱼大红鳃前期投喂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抓紧预防。大水面养殖需要注意的地方大水面养殖,要注意杀灭中华蚤,锚头蚤等寄生虫,培水培肥。不要泼洒没有发酵的粪肥,泼洒发酵好的有机肥,氨基酸,生物肥之类的环境友好型肥料。调水主要用EM菌,培养菌类,菌类可以将水体大分子有机物变成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在水中不能被利用,小分子才能被生物消化吸收。杀虫用杀虫剂,但是一定要注意杀虫剂种类,像敌百虫这类杀虫剂很多鱼类不能使用。温度不稳定时,投饵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般来说,小草鱼的投饵率维持在1.5%以下,成鱼在2%左右(比如100斤成鱼一天可以投喂两斤左右饲料,如果是100斤小鱼种,投喂量为1.5斤)。现在大水面一米以上平均水温在21℃~22℃,只要温度在20℃~25℃之间投喂量不超过2%。编辑:李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