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新年献词为什么不灵了?媒体为什么要发表新年献词?

    跨进新年的第一天,国内各主流媒体大都会以社论或致读者的形式发表新年(元旦)献词,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些新年献词或理性务实、激情澎湃,或铿锵有力、温情深切,从这些彰显媒体气质与情怀、灵魂与旗帜的新年献词中,我们可以感知中国,看到涌动的时代大潮,看到民众的期待和希望。为什么网为你盘点20家媒体新年献辞,并为你分享媒体的新年献词为什么不灵了?

2016年20篇媒体新年献词
 2015过去,2016到来。很多媒体在元旦之际推出了它们的新年献辞。其中既有南方周末这样的“老兵”,也有无界这样的“新人”。它们或饱含深情,或沉吟追思,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相信未来,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相信伟大的变革正在到来。

媒体的新年献词为什么不灵了?媒体为什么要发表新年献词?
1.人民日报:“新开局要有新作为”
 当时针指向2016年,我们情不自禁瞻望新的一年,又憧憬”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灿烂阳光。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回首过去,我们砥砺前行;展望未来,我们步伐坚定。
 
2.新华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砥砺前行"
 让砥砺前行的中国闯过历史关口,让全面小康的梦想照进现实,新的长征需要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共怀愚公之志,同尽担当之责,实现中国梦的新抵达,我们必将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充满希望的中国。
 
3.央视新闻:"大国前行,从来不易"
 无需繁复的典仪,只需太阳一个回合的起落,就将我们带入新的一年,以及一个新的五年。不必刻意挖掘什么戏剧性、转折和突兀,一个大国的前行,当从容有度,稳健靠谱,不从毁誉,不计小利。目标设定在几十年后的未来,努力发生在每一分钟的脚下。2015年的中国如此,2016年的中国更将如此。
 
4.人民日报客户端:"每个平凡的梦想都值得喝彩"
 没有一种力量比对梦想的渴望、对正义的执着、对希望的追求更激动人心、催人前进。或许,我们的人生是平凡的。但书写历史的,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平凡的人们。别忘了,在这场根本停不下来的社会转型中,你的寒冷冰冻着这片土地,你的温度也温暖着这片土地。
 
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时代,表达情怀"
 75年,是中央台在党的关怀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75年,是几代广播人传承、发展、创新的75年;也是中央台遵循广播规律,发掘声音魅力,紧跟时代步伐的75年。75年,我们传播党的声音,国家的声音,人民的声音,时代的声音,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声音,也留下了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用声音见证历史,记录时代,表达情怀。可以无愧地说,中央台是声音中的中国,声音中的历史。
 
6.南方周末:"在巨变的时代相依前行"
 在快与变之中,在速生与速朽之间,那旋转的万花筒,有一个坚定稳固的内核,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不变的灼灼光芒:那就是我们对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经济更发达、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对仁与义的期许,对更符合人性与人类发展方向的道德律的坚持。
 
7.凤凰网:“有声之年”
 因为辞旧变得日益负重,所以迎新才会愈发沉着。我们持之以恒所坚守的,一直都是“人”的价值与尊严。坚持如此发声、懂得怎样倾听的人们,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提问仍旧让人沉迷,但是无论如何,亲爱的人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全力以赴。而每一个我们认真对待的年代,都将是“有声之年”。
 
8.中国新闻周刊:“2016,我依然爱这千疮百孔的世界”
 我们花了两天时间,试图用几个关键词,梳理2015年的大事记。对于这些事,你我可能曾经谈了又谈,或者被裹挟其中,甚至就是当事人。2015年就要过去,但你我共同经历过的种种,不会白白经历。让我们回望,或记取或放下,然后走进2016年:那些风雨,还有阴霾。关于未来,就请你坦然。
 
9.中国青年报:“我希望有这样一种'获得感'”
 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让青年能站在舞台中央——这是每一个“我”这样的青年最爱的“2015暖闻”,也是最大的“2016希望”。
 
10.南方都市报:“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这一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一年,中国人民有欣喜,也有悲伤;这一年,国际社会更多地听到了中国声音、看到了中国方案,求解世界问题,中国没有缺席。这一年,国内国际,庙堂市井,中国的身影忙碌而从容。这一切在在向人们昭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11.南风窗:“2016,寻找生活的无限可能”
 2016年,期待我们这个社会可以解除更多的抑制,让每一个人有更多的机会,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的选择,关于爱情、婚姻、生育、求学、创业、迁徙、旅行关于生活的一切。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12.新京报:“亲爱的你,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在每个醒来的清晨相信天还是蓝的,在每个崩裂的时刻相信正义的聚集,在每个反转的时刻相信价值的坚定。你为着理想的坚定与努力,值得更美好的世界与之匹配。
 
13.京华时报:“在时光里积累下沉潜的力量”
 当新年的阳光再一次照耀这个国度,惟愿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不要消磨,而是在时间的节点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
 
14.光明日报:“更坚实的中国脚步 更雄浑的世界回响”
 过去的一年,无数个步履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行进。当亿万脚步凝聚在一起,中国的大地发出震动,在深化改革的征程上留下深深足迹。
 
15.北京青年报:“温和坚定打造新一年”
 新开局要有新作为。中国人自有独特的精神幽径,我们不需要狂飙突进,温和而坚定,寻求安稳的改革与行进。梦想不会自动变现,需要各阶层合力,我们不做麦田的守望者,而做播种者,才能离梦想越来越近。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船长,决定着自己的航行与航速。将个体价值与家国梦想叠加一起,融入这个不俗的时代,才能在新的一年里更有获得感。
 
16.无界新闻:“新闻转场,种子深埋才有生机”
 我们不相信,在“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是评论家”的互联网时代,就不需要公正、独立、权威的媒体机构了;我们更不相信,一个13亿人口、7亿网民的大国,只需要那些10万的商业软文和心灵鸡汤。我们这群人选择了逆势而行,不仅仅怀着不甘心的悲壮,更有基于对传媒大势研判而生的希望。
 
17.齐鲁晚报:“2016年做而行之就能出彩”
 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灾难,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我们无法明确回答新的一年“这个世界会好吗”,但是可以确定,只有为梦想身体力行的人才能推动世界向好。在新的风口上,能御风而行的必然是不怕失败、敢于起飞的人,瞻前顾后、迟疑不决的人只能艳羡别人的成功。
 
18.楚天都市报:“因为梦想,执着前行”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不可阻挡的力量。国家的步伐,湖北的步伐,我们的步伐,融汇出一种铿锵节奏。以过去为镜,照亮我们可以期许的未来;回首来处,我们可以畅想未来366天、以及五年之后的更多阳光。
 
19.华商报:“相信种子的力量”
 厚重的大地总在难以企及的空间呈现一种微凉的温度,但在微凉的夹缝里,总有不甘屈服于命运的生命,顽强地伸展着生命的奇迹。作为一份报纸,我们不仅仅要和你一起成长,更要在对公权的监督中,对权利的呼唤中,对改革的呐喊中,勾勒明天及春天的温馨与烂漫。
 
20.武汉晚报:“大写的你”
 我知道你很小,小到扔进春运候车室都难找到,但我期冀你很大,大到满载人生的喜乐,大到能驮起十三亿分之一梦想,大到有尊严、有体面、有笑容、有信心——我会祝福如此大写的你,追逐每一个不灭的理想,无论将踏过多少荆棘。

媒体的新年献词为什么不灵了?
 看到盘点各家媒体的新年献词,想起了电影《老炮儿》里的一个情节:六爷张学军郑重地给亡妻点了一炷香,拿出几十年前叱咤江湖时的日本军刀,换上 压箱底的军呢大衣,仪式感十足地去赴一场搏命之约。那些字斟句酌地撰写新年献词的媒体人,其实跟张学军挺像——同样迷信仪式,同样虚弱无力。

 年月更迭原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新年献词被当作了一种辞旧迎新的仪式。如今热衷新年献词的并非只有媒体,很多企业和高校也都喜欢依葫芦画瓢。在那些辞藻 华丽的抒情文章中,理想、希望、信念等充满正能量的字眼,翻飞于排比句式和诗意表达之中,仿佛接下来的365天都会有阳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
 然而,那个让人“泪流满面”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如今很多新年献词已经沦为“新年献丑”。在一些媒体的新年献词中,我们看不到过去一年中那些重大新闻事件的 影子,反倒是空洞造作的刻意抒情贯穿全篇;还有一些新年献词,不仅没有什么家国情怀、时代精神,反倒像极了忽悠大家下载客户端的媒体营销文章。
 有一位媒体朋友透露,他们每年撰写新年献词时都面临巨大压力,要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提前半个月开始动笔,剩下半个月修改打磨。尽管在文本上如此用心,最 终收获的却是吐槽多于赞美。新年献词已成为一种速朽的文体,它变成了一种更加精致也更让人感觉腻味的鸡汤文,几乎不再具有任何传世的可能性。
 新年献词存在的意义,似乎仅仅在于维系一种仪式感。这样的媒介仪式,跟贴春联、看春晚一样,注定会成为一种过时的文化。然而,所有仪式的最大功能在于制造 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煞有介事地撰写一篇新年献词也是如此。对那些深陷行业困境的媒体人来说,熬一碗鸡汤或许也是他们抵御寒冬的一种方式吧。
 越是艰难的时光,越让人觉得漫长,越让人误以为每年最后一天都是一次格式化的契机。那些热情洋溢的新年献词,年复一年地将希望、理想等大词当作关键词,恰 恰反证出当今社会最稀缺的东西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年献词的衰落固然与公众审美疲劳有关,更关键原因在于大家觉得这种表达方式很荒诞。
 媒体是观察社会变迁的窗口,新年献词的文本之变、公众对新年献词的态度之变,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指标。细心琢磨那些“假嗨”的抒情文章,不难看出一些 媒体人的自我麻痹,也不难看到氤氲于字里行间的现实雾霾,更不难感知舆论气候的微妙变化。这样的媒介仪式,只不过是给媒体行业增加了几分悲壮。
 电影《老炮儿》的最后,张学军毫无意外地倒下了,他的军刀、军大衣和那一套仪式,没有给结局带来什么改变。美好的憧憬当然可以有,但没必要年复一年地念叨。过去的已经过去,明年的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少看一些新年献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