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单位是什么?邻里单位原则!

邻里单位是什么

邻里单位是什么?邻里单位原则!

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种类型,一定意义上说邻里单位是社区的最小单位;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提出的原则是对居民生活需求的反应。

1929年美国建筑师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发展了邻里单位的思想,以此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邻里单位的原则

1.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

2. 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

4.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

6.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1. 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

2. 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 设置日常生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 保持原有地形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雷德朋体系目的

邻里单位是什么?邻里单位原则!

1. 保证住宅区内部生活环境的安静与安全

2. 使各项生活活动能正常进行(住宅区内,舒适)

3. 避免大量的机动车交通对居住生活质量的影响——交通安全、噪声、空气污染

雷德朋体系遵循原则

1. 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与车行两个独立的路网

2. 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与住宅院落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 在车行路尽端式或周围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改回车场

4. 步行路应贯穿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的正面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雷德朋体系共同特点

1. 绿地、住宅、人行步道有机组织在一起

2. 道路成曲线

3. 人车分离

4. 建筑密度低

5. 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

6. 尽端式道路通过住宅,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

大街坊

邻里单位是什么?邻里单位原则!

“大街坊”(superblock)概念,就是以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来划定生活居住区的范围,从而希望形成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宽敞的和拥有较多花园用地的居住环境。

每个大街坊中,有完整的步行系统,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并通过人行地道跨越交通干道而与相邻的大街坊相互联系;尽端式的汽车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