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为什么被老北京成为饽饽?饽饽是什么来历?

  “饽饽”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饽饽”是什么东西,这个词其实是老北京对点心的称呼,为什么老北京要称呼点心为饽饽呢?饽饽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网为您解答~

点心为什么被老北京成为饽饽?饽饽是什么来历?

  “饽饽”是满族人对多种面食的统称,饽饽的原料为糜子、粘谷和粘高粱。是满族人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满族人民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粘谷加工去皮,称为小黄米。粘高粱加工去皮叫粘高粱米,这三种米经碾磨加工,粉碎成“面状”,然后才能制成各种饽饽。

  “饽饽”一词出现,是从元代开始的。饽饽原是蒙古族的一种点心,渐渐地,满族点心也慢慢出现在了市面儿上。我说这么几种“饽饽”您就知道了,比如说咱现在的饺子,在那时候就叫“煮饽饽”,还有“硬面饽饽”,也就是烤啊烙的面墩儿。

  既然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注重文化的民族,自然也与很多民族一样对于礼数十分重视。而饽饽作为一种传统吃食,自然在很多礼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婚丧礼俗以及祭祀祖先和敬神时也多用各种饽饽。

  随着满族人入主中原,成为北京一带的各种小吃,如“萨其马”、“驴打滚”等已成为有名的小吃。清中期后,各大城市都有饽饽铺子,做各种饽饽,较出名的有“大八件”、“小八件”等。

  我们把目光转向清代,饽饽也代表着给死刑犯行刑。很多亲属为了避免让自己的家人受到很残酷的刑罚,就贿赂刽子手,希望其可以一刀毙命,免去皮肉之苦,即一刀插入心脏,意为“点心”。

  今儿个的日子,咱有个说法儿说是“香饽饽”,本是有些地区称金灯果为香饽饽(也就是咱俗称的菇娘儿),据说有开胃、助消化、补血、降压、提神之功效。由于金灯果的外型,并且闻上去香气扑鼻,而且有药用价值,故老百姓都称之为“香饽饽”。因此啊,咱现在也引申出受人欢迎的人或事儿称为香饽饽。

  无论饽饽的历史如何,经过年年岁岁的传承,它已经成为咱北京传统的吃食了。过年过节的回个老家,老家儿要是问您吃不吃饽饽,您可别再简单的想成是咱的白面馒头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