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情会输给琐碎?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谈过恋爱的朋友都会知道,恋爱的前期总是各种甜蜜各种腻歪,但是相处越久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也许某天只是生活中一个琐碎的小细节,你们就会为此大吵一架,很多爱情败给了生活的琐碎。那么,为什么爱情会输给琐碎?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为什么网您解答。

为什么爱情会输给琐碎?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在爱上彼此的那一刻,我们总希望这种感觉能够永远持续下去。可惜,在最初的吸引力过去之后,很多情侣的相处并不愉快。

  2014年一项针对美国人的调查显示,在结婚的伴侣里,每10对夫妻只有3对感到幸福。调查还显示,一段亲密关系的满意度最容易下跌、亲密关系最容易破裂的,就是他们真正开始一起生活的一到两年内。

  童话故事总是以“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束,但“在一起”之后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难题。

  关系中的经营和相处——我们今天要用一些最新的研究,聊一聊这个看起来好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神经科学:爱的本质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瞬间

  当我们思考为什么浪漫会被日常琐碎击败时,可能要回到一个问题:什么是“爱”?爱是持续不断的,还是稍纵即逝的?使一段长久亲密关系赖以维持的,究竟是不是爱情?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Barbara Fredrickson在近年来通过研究,对于“爱”有了新的认识。她指出,持续不断的爱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瞬间一瞬间的爱。 她把爱定义为一个个“发生了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micro-moment of positivity resonance)。

  她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持续研究“爱”这种感情和身体关系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她偶然发现在我们感受到“爱”这种情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神经和荷尔蒙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短暂的。

  这也就意味着,当我们把“我爱你”作为一种“持续的状态”去说出来的时候,我们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方式仍然只能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瞬间。即便是最美好的一段关系,我们也不可能无时无刻体会到“爱”。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爱都是不连续的,断开的。

  我们一定会在一些瞬间里,比再另一些瞬间里更爱对方。而另一些时候感受不到爱的存在(但在信念中它仍存在),即便是最相爱的情侣,也会在很少的有些瞬间感到对对方的厌恶和仇恨。

  我们往往在谈论爱时,把爱想象得过于宏伟。其实,正因为爱的感受发生在一个一个的瞬间里,也就意味着它有可能在一个一个微小的瞬间中被磨没。

  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和妻子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研究决定一段长期亲密关系好坏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发现,对于那些最初都非常相爱的伴侣来说,最容易导致他们分手的并不是大的困难,而是生活的琐碎。很多伴侣可以在困难时互相支撑,而当一切顺风顺水时,却无法再维持一段关系。在一段关系的后期,决定满意度的是双方如何在细节上处理这段关系。

  Master类型的情侣 VS Disaster类型的情侣

  心理学家John Gottman把伴侣分为两类,一类是“Master”型的伴侣(后称成功型),一类是“Disaster” 型的伴侣(后称灾难型)。他们的相处模式便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差异。

  1986年,Gottman建立了一个“爱情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们让不同的伴侣坐在一起叙述这段关系,比如如何相遇、如何争吵,有哪些共同的甜蜜回忆,同时用电极来记录他们的血流、心跳速度和汗腺的分泌。

  在这些伴侣走出实验室后,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6年的跟踪回访,最终对比发现,出汗、心跳加速等身体上的活跃表现,能够准确预测他们之后的关系状况——当他们坐在一起谈论这段感情时,生理上的反应越活跃,关系恶化的速度就越快。

  其中,“灾难型”伴侣坐在自己的另一半身边,描述那些经历的时候,尽管表面看起来可能很冷静,但电极记录的心跳和血流速度却很快,汗腺也非常活跃。他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攻击或逃避模式”,即便是在说开心的事情或者没有什么意义的情节时,他们的身体反应也好像面对一只剑齿虎——随时准备好攻击或者被攻击。

  而“成功型”的在和伴侣一起讲述的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都是平稳的,他们有能力营造出让对方信任和亲密的气氛。

  两类伴侣处理对方情绪需求的方式也是不同的。1990年,他邀请130对新婚夫妇来校园中进行一天的度假,结果发现,当伴侣发出和对方“连接”的情绪需求时,面对请求的不同回应方式会对夫妻的幸福程度造成深远的影响。

  比如,一个是鸟类狂热爱好者的丈夫,在草坪上看到一只金翅雀,他对妻子说,“看那只鸟多漂亮!”——他认为这只鸟已经足够重要到发起一场两人对话。

  这时,面对这句问话的反应,便体现出了不同的相处模式。尽管对鸟不感兴趣的人都会觉得它小小的、有点蠢,但一种妻子(成功型)会选择回应,表现出很感兴趣;而另一类妻子(灾难型)则会选择避开,有的继续做自己的事,比如看电视;有的还会表现出敌意,比如说“别打扰我,我在看书呢”。

  6年后,他回访了这些伴侣,他们中的有些人离婚了,有些人还在一起生活。在离婚的夫妇中,只有33%在当初能够回应对方的情绪需求;而仍然在一起生活的夫妇中,有87%在6年前就表现出了对彼此情绪需要的回应。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Gottman总结出,根据情侣在一起时生理的紧张反应,以及他们对彼此情绪需求的回应方式,可以准确预测他们在6年后的关系满意度,预测准确度高达94%——无论这些伴侣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富有还是贫穷,是否有孩子。

  他在多年研究后总结到两种伴侣最本质的区别:那些“成功型”伴侣习惯去搜索伴侣身上那些值得欣赏、感谢的部分,他们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起这种尊重和欣赏的习惯;而那些“灾难型”伴侣则会注意和寻找伴侣身上的错误,他们习惯表达批评,而不是尊重和欣赏。

  后者会带来“蔑视”,这一在众多促使分手的因素中的头号杀手。那些非常微小的蔑视对方的举动也会引发对方的愤恨。

  前者则是一种“善意”(kindness)。研究中发现,这一因素最能准确预测一段满意而稳固的婚姻。而这里所说的善意,正是在许多个细节的瞬间里,你选择对待对方的态度和方式。

  如何让你们的相爱不输给相处?

  Gottman说,尽管善意是一种品质,但它也像肌肉一样——虽然有的人天生肌肉发达,但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高。而那些“成功型”伴侣正是认可这一点,不断练习提高他们的“善意”。

  有时候,善意并不是你所理解的“对Ta好”。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在对Ta好,比如给对方买礼物、做大餐,对方却不领情,还有很多抱怨。这是因为,你所以为的付出也许不是正确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说,比起刻意为之,善意其实是根植在关系的日常行为之中的。

  Gottman认为,如果你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善意,可以从以下方式来提高:

  1. 改善表达愤怒的方式。

  最难表达善意的时候,就是当你感到愤怒时,但这恰恰也是最重要的时候。“善意并不意味着不表达愤怒,而是要选择正确表达愤怒的方式。你可以直接向你的伴侣投枪,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你受伤和愤怒——而后者才是更友好的方式。”Gottman说。

  比如,面对另一半的迟到,两种伴侣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灾难型”会说,“你迟到了。到底怎么回事?你跟你妈妈一模一样。”

  “成功型”则会说,“指出你迟到的问题,我也感觉很不好。而且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错。但你又一次迟到确实很让我恼火。”

  2. 对伴侣的行为意图做宽容的猜测和解读。

  善意还表现在,当你面对伴侣的行为时,是会从正面还是负面进行解读Ta的原始意图。

  “灾难型”伴侣会对日常的行为偏向负面的解读。比如,妻子看到丈夫上完厕所又没有把马桶圈放下来,她可能就会觉得丈夫是在故意惹怒她,尽管对方可能只是忘记了;丈夫为了安排和妻子的晚餐,特意预订了餐厅,提前下班,但妻子又迟到了,丈夫可能觉得她是不重视他,但实际上,她是因为特意去一家店给他挑礼物才迟到。

  “成功型”伴侣则会从善意的角度去解读对方的动机,即便对方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只要Ta的本意是在努力,“成功型”伴侣就也会欣赏。这就鼓励了对方继续尝试。

  3. 分享欢乐。

  在面对一方的升职加薪、拿到offer的时候,两类伴侣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灾难型”伴侣在沟通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无法分享彼此的好消息。

  2006年,Shelly Gable的实验研究了伴侣们面对好消息的不同反应。结果发现,情侣们的反应总共有四种模式:被动破坏型,主动破坏型,被动建设型,主动建设型。

  比如,有一天,伴侣中的乙方回到家,很高兴地说,我被最好的医学院录取了!这时,不同的人的反应:

  被动破坏型会忽略对方的消息,说:“你不知道我昨天有多幸运,我拿到了一件免费T恤!”

  被动建设型则心不在焉,一边和其他人发短信,一边轻描淡写地表示祝贺,“不错啊,宝贝。”

  主动破坏型马上开始泼冷水:“你确定你能搞定那么重的学业么?学费怎么办?医学院很贵的。”

  只有主动建设型会停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全心全意地祝贺:“太好了,祝贺你!是什么时候收到消息的,他们打电话给你了吗?第一学期你会进什么班级?”

  在这四种回应中,只有主动建设性的回应是善意的,能够使双方分享快乐,并建立可以分享好消息的连接。

  当我们在一段婚姻或长期亲密关系中时,会不得不应对堆积如山的压力,它们消磨和分散着你们的浪漫。不同的是,一些人懒得在关系中做出努力,那些琐碎的抱怨积累起来,终有一天将他们分开;而另一些人则选择用善意去对待对方,并且不断提升双方在细节上的沟通。

  那些真正能够一起过上很久的伴侣,不是在忍耐对方,而是真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他们之所以能够牢牢联结在一起,正是因为在每个可能可以选择猜疑的小瞬间里,他们都选择了用善意去揣测和对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