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建成 陕西航天科技再立新功

  

  6月11日凌晨2时31分24秒,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支持立项的海洋业务卫星,将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进行上、下午组网观测,组网观测将成为海洋业务卫星“新常态”。

  据介绍,海洋一号D卫星成功发射后,将为全球大洋水色水温业务化监测,为我国近海海域与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预警与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服务,并为气象、环境生态、农业、水利、交通等行业应用提供支持。

  海洋一号D卫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四颗卫星,与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组网后,每天可获取两幅全球海洋水色、植被指数遥感图和四次海面温度产品,大幅提高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使我国在海洋水色遥感领域跻身国际前列,有力推动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

  

  (海洋一号D卫星模拟图)

  在这次航天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承担研制的数传分系统,在卫星与地面之间搭建了一条信息传输通道,能够将卫星获取全球海洋水色、水温等重要数据传回地面。

  西安分院坚持型谱化、产品化发展思路,向着“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目标不断前进。海洋一号D星数传分系统为追求更高可靠性采用成熟设计。D星的成功发射,预示着该型数传分系统成熟度进一步提升,为后续海洋监测、测绘等任务需求的长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西安分院海洋一号D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爱兵介绍:“海洋一号D卫星的数传分系统的全部十几类单机都是选用在轨经过考验的成熟产品,一方面为海洋数据传回地面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海洋一号D卫星数传分系统的研制速度。西安分院不断探索卫星有效载荷的新模式‘固化硬件平台’,形成货架式产品,只根据不同卫星的需要,对软件进行适应性改写以满足需要,大大地提高了研制效率。”

  近年来,我国海洋卫星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试验应用到货架式产品再到业务服务,“海洋一号”卫星系列成功应用加快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步伐,也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维权执法、海洋环境保护、海域海岛管理、海洋资源调查与服务、极地与大洋科学考察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自然资源部官网称,后续,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会同研制单位和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行业用户共同开展卫星在轨测试工作,保障卫星按时投入业务运行。

  目前,自然资源部已建立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两个专业机构,统筹和保障陆、海卫星遥感业务,并在包括11个沿海省在内31个省建立了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未来将基于自然资源领域陆海统筹、部省协同、整体联动、多网协同、辐射市县的卫星应用体系,加快自然资源陆、海观测卫星数据及应用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卫星效能,全面提升行业卫星遥感技术和应用水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