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有什么特点?

   潮州木雕,广东东部的潮安、揭阳、潮阳、普宁、饶平和澄海一带,几县旧属潮州府。它是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于世。

    根据记载,潮州木雕已有上千年历史,唐代刘恂在其《岭表录异》中就有对潮州木雕的记载:“袍木,产江溪中,叶细如桧,身坚类柏,惟根软不胜刀锯。今潮、循人多用其限,刳而为履。当未干时,刻削易如割瓜;既干之后,柔韧不可理也。或油或漆,其轻如通草……今广州宾从诸郡牧守,初到任,下檐皆有油画袍木履也”。《永乐大典》中《刻漏记》也记载了北宋致和年间潮州郡守郑绅  “乃择牙校就汀受法.指工绳木,用金涂漆。历四旬,凡总六十事件,而漏刻成”。潮州木雕在明清两代得到大力发展,清末至抗战前是鼎盛期,这一时期留下了很多木雕精品.如建于明代的潮州府衙镇海楼、明代髹漆贴金千佛塔、现存潮州开元寺中的三张明代金漆木雕大龛案、揭西县郭氏大楼和陈氏家庙、潮阳东里方寨等。

     潮州木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用于日常生活中居室装饰的屏风、金漆画等的雕刻也有很大的发展。广东潮州地处潮汕平原,气候温润、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加之聚族而居和独特的潮汕文化,都为潮州木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潮州木雕分布广泛,较为集中的地区在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普宁和澄海等地。早期的潮州建筑木雕主要用在寺庙、宝塔等宗教建筑上,风格较为粗犷。明清以后,木雕工艺扩展到庭院、豪宅、祠堂、普通民宅等的建筑装饰上。清代乾隆年间《潮州府志》中的“建筑屋宇,雕梁画栋”表明那时木雕就已广泛用于各种建筑装饰上。
 
    潮州木雕分三类:一为最常见的“黑漆装金”,即在雕刻作品上以黑色的漆料作底,后铺上金箔;二是“五彩装金”,多用于建筑装饰,以青、大绿或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形成金碧辉煌的效果;三是本色素雕,即保持木材本色,不加油漆,使刀法、木纹均清晰可见,朴素典雅,多用于屏风、香炉罩等精工细雕的作品。
潮州木雕有什么特点?
    潮州建筑木雕题材广泛,包括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剧小说及祥禽瑞兽、花鸟鱼虫、鲜花兰草等吉祥寓意题材。
    潮州木雕多用当地出产的普通木材,制作建筑雕花板等大件作品一般用杉木;制作家具等器物多用樟木,因樟木质地不坚硬,故取其有韧性和便于运刀的优点,能将作品雕刻得有层次,再将其上漆贴金,光彩夺目,同时能抗潮湿、防虫蛀。
    木雕刀具从选材制坯的扣槌、刀凿、钻、锯,到雕刻的方凿刀、圆凿刀、雕刀、毛尾刀等一应俱全。
    在技法上,潮州木雕有通雕、浮雕、圆雕、阴刻等雕刻工艺,尤以通雕最为精湛、最具特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努力,现在已经将过去的三层通雕提高到五层通雕,故有“多层镂通,剔透玲珑”之说。潮州木雕技法娴熟细腻,所雕刻的人物、动物结构饱满匀称,纹饰繁密巧妙。最具潮州木雕特色的是髹漆贴金,这种木雕的工序较为复杂,雕刻完成后要经过制漆、滤漆、填料、上漆、干固、贴金,每一步都有严格要求。根据木雕不同的用处,可以作多种髹漆并饰以金箔,如黑漆描金、五彩饰金、全面贴金等,因此使木雕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潮州木雕艺人们组织起来,为继承发展这一优秀民间工艺作出了很大努力,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龙虾蟹鱼篓》《穆桂英挂帅》《清明上河图》《千手干眼佛》《赵云救阿斗》等,在国内外展会、评比中屡获大奖,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工艺家。
     潮州木雕,是我国的一项宝贵的艺术遗产,对于建筑、工艺、雕刻、绘画的发展,都将提供出许多有益的经验。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