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如何“调戏”书生?有些套路你一定要知道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士不在少数,古代文人的思想很古板也很传统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喜欢在他们身上做文章,特别是在他们生活行为上开玩笑。为什么网小编为你解答古代皇帝如何“调戏”书生?有些套路你一定要知道。

古代皇帝如何“调戏”书生?有些套路你一定要知道

  一、偏偏要靠才华吃饭

  祥林嫂老是喜欢唠叨,我真傻,光知道狼会在冬天来,想不到春天也会来。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想必也会有相似的哀怨,我真傻,光知道爱好文学的皇帝会惜才,忘了皇帝还会妒才。文艺青年皇帝不好伺候啊,如果只看到李诗仙可以跟隆基皇帝谈笑风生,那就兔羊了。

  南北朝刘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刘骏,孝武皇帝,喜欢舞文弄墨,看书很多,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自认为文采天下第一。彼时大才子鲍照正在朝廷当中书舍人,为了不让皇帝太难堪,鲍中书作文时经常都要特别地加一些鄙言累句,以败坏自己的名声,维护皇上文采天下第一的奇迹。在文青皇帝面前,堂堂'元嘉三大家'也不得不做了心机BOY。

  遭罪的可不只鲍才子一个,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也躲不过,创作总是小心谨慎,时刻不忘最高领袖意志,写字时就经常弄一些蹩脚的字出来,因为刘骏皇帝觉得自己的书法也应该是天下第一。

  藏拙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清朝高宗乾隆时的文臣们。人也不是故意写两句掉粉诗,或者整几个蹩脚字,而是在上奏时故意写错几个字,好让皇帝老师改正。想想那种情景,大领导伸出一根食指,悠悠地晃着,眼睛也不看人,脸上不动神色,只是嘴里说着,共识君啊,你看你,这个字有四种写法你都写错了,要努力提高姿势水平啊。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才学太高,想找死那不要太容易。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变态暴虐,用今天的话来说,还是'城会玩'。孙皓喜欢喝酒,经常在酒宴上跟大臣们玩一些游戏,类似于今天的真心话大冒险,拿大臣们的隐私开玩笑。轮到大臣韦昭提问了,他却不太好意思,不问那些猥琐下流的问题,而是一本正经地'卖弄'才学,提出经学义理问题。此情此景,全场尴尬癌。孙皓觉得太扫兴了,一声令下,直接关大牢,看你还怎么之乎者也。

  二、活得太逍遥

  知识分子活得太逍遥也是不对的,从这个意义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也还是需要勇气的。《韩非子》里记载这么一段关于姜太公的故事。

  说武王伐纣,以周代商,重新启动天命授权机制,分封功臣,太公封齐。齐有两名贤人居士,放出狂言:'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掘井而饮之,吾不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赤裸裸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岂能容你,太公执杀之。邻国的周公看不懂了,急忙派人问,好好的知识分子,咋弄得杀了呢。太公理直气壮地解释到,有才而不忠,留着有什么用。

  这是记在《韩非子》里故事,似乎与太公宽厚仁义的以往作风不太契合,史家认为这是法家人别有用心的托古之作。

  如果太公诛二贤的故事还可能存在造假的成分,几百年后,嵇康的案子就假不了了。嵇康何许人也,竹林七贤,高才名士,不屑当官,打铁为生。当时,司马懿父子反曹家,七贤中其他六贤都不同程度地屈从新霸主,出来当官了,但嵇康就是不干,也可能因为他跟曹家有亲戚关系。司马昭宠臣钟会当年看竹林七贤稀奇的时候曾受过嵇康奚落,一直怀恨在心,结果向上面参了一本,说这嵇康就是条卧龙,留着迟早有后患。嵇康就这样被处死了,当时洛阳三千太学生闹学潮也没能保住嵇导师的命。

  另一个最不想让读书人过逍遥日子的皇帝大概是太祖元璋了。太祖虽然出身不好,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头脑精灵,晓得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坐天下的道理,于是继位以前就颇重儒文,招揽文士,但似乎效果不太好。等到登上帝位,坐定江山时,许多人更是不愿出来当官了,也因'耻事二姓'道德洁癖,也因不太看好这位盗贼起家的暴发户皇帝。对此,朱太祖不会客气,临海县文士陶凯装清高,不见使者,太祖放出话来,他若不来,把他九族亲党的脑袋全割来;苏州文人姚润、王谟找借口拒绝征召,直接斩首示众。够狠吧,还不够,为了对付这些自作清高的'不召之臣',太祖还在《大诰》里做了特殊照顾:'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诛其身而没其家',用法制的形式做了规范化处理,做到滥杀文人有法可依。

  钟会的话倒是说得明白,这个理由也可以用来解释太公杀二贤。知识分子想过逍遥日子,就别太显摆你的才华,埋头种地,闷声发大财才是稳当的活法。生得一副好筋骨,却偏要靠才华吃饭,作。

  三、思想不正确

  这方面首当其冲的栗子当然要数秦始皇坑儒了,历史上,对知识分子采取大规模肉体消灭办法,这一事件应该至少可以排第二。

  当年始皇为了长生不老,保江山永固,派人四处求仙问药,又在宫里架炉炼丹,最终也没得一个结果。不仅如此,奉命找药的那些儒生术士又欺骗他的感情,卷着找药的经费逃跑了。本来就很讨厌你们儒生了,你们还在一旁妄议朝政,乱读禁书,什么《诗》啊、《书》啊,我早就明令禁止的,你们要以吏为师,说什么周礼仁道嘛,以古非今,懂又不懂国情,整天在哪里瞎嚷嚷,看你们就烦。都给我埋了,活埋。据记载,这一次460余名传播错误思想的反动文人被坑杀于咸阳。

  在中国古代因传播错误思潮而遭祸的知识分子实在不少,这里再举一个比较特别的。南朝时流行信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趋附,寺庙浮图更是一个比一个高大宏伟。可以说,当时佛教思想已经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时有人不满意了,范缜,他做《神灭论》,说你们信的都是假的,哪儿有什么神佛这些。一开始官方并没有对他怎么样,像秦始皇那样进行肉体消灭,竞陵王萧子良组织了一批御用的僧人与与这位座上客范缜进行辩论,严厉批判范的错误思潮,希望他可以接思想改造。同时对他进行利诱,说,范缜啊,你这么有才华,要是能放弃哪些错误思想,朝廷的大门永远对你敞开,你做到中书令都没问题。

  后来范缜还是进入朝廷当了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范缜依然在那里说神灭神灭。梁武帝萧衍又故技重施,再组织一批御用文人对《无神论》进行猛烈批判,共计有64人写了75篇文章,但范缜还是不肯屈服。据后来的经历看来,朝廷也没把他怎么样,还给他官当着。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国家的言论管控确实宽松,同时也说明,对付错误思潮,文的办法不太行,还是要动武,说那么多,'卡擦'一下不就完了么。

古代皇帝如何“调戏”书生?有些套路你一定要知道

  四、历史不正确

  捋虎须、逆龙鳞,就是帝王们的各种敏感词,也是文人们在写诗作文时经常会踩到的地雷。这里先按下不表,先说另一种文祸,也是写东西,虽然没写错别字,也没碰敏感词,但是事情写错了。这叫做史祸。

  北魏崔浩,名门之后,才智超群,太武帝时当司徒。崔浩领命要编一部史书,总结先烈丰功伟绩,对重大历史问题做出公正合理的评判。皇上的意思是'务从实录',学者崔浩喜出望外,谨遵圣谕,发挥好史家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多年以后,崔浩才会明白过来,要着重书写正面历史,突出历史主流,这种话人家堂堂皇帝怎么好亲自说出口呢。明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客套话,崔司徒当真就是你的不对了。

  崔司徒博学才高,史书很顺利地就完成了,内容也没出什么问题。又过了好几年,有著作令史看了崔前辈的著作,非常佩服,叹为观止,正常的心理是,好东西啊,要给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要大力宣传才是,上头版头条。头版头条就是刻石立碑,这是对文字著作的最高礼遇了。这事儿的折子递上去了,主持政务的皇太子也做出重要批示,准。

  很快,史碑就在京城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的大路边立了起来,那大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驻足读碑史的人自然不会少了。本来是件喜庆的事儿,大力宣传我朝光荣历史,增加黎民百姓对我朝的敬仰和拜服之情,利于巩固执政根基,但没想到还是捅娄子了。

  崔浩当初按照皇上的意思'务从实录',秉笔直书著史,把当朝建国以前的黑历史也写进去了,就是说先帝也曾被人侮辱过,活得苟且,这种事情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可以说,那是先帝创业,筚路蓝缕,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子孙后代们继承。但先帝后人却出了思想不端正者,认为这明明是在抹黑我朝,'暴扬国恶',扬我家丑,有辱我先帝英明神武的光辉形象。对于这种大搞历史虚无主义的行为,权贵集团决定给与残酷无情的打击。这里面当然少不了鲜卑族人排斥汉人的政治斗争因素,最终,因为这个著史立碑的事情,崔浩被诛杀,他的亲友、同僚被处死的达到128人。

  五、拒绝粉饰太平

  西汉平帝初立,王莽经过多年经营,已经独揽大权。平帝二年,国中传说有黄龙出没。在迷信谶纬之学的汉人看来,这是盛世如愿的祥瑞啊,太师孔光也乘机献谀说,这是王太傅公德所致,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准备告祀宗庙。但大司农孙宝却不识时务地表示异议,说以前周朝的周公、召公那么贤德,治国理政尚且有过失呢,而今我大汉风雨不调,百姓又贫困,祥瑞却在这时出现,恐怕有假。此言一出,满朝尴尬,孙宝自然是得不到好下场咯,直接免了官。

  这算轻的了,再有人阻止王太傅的盛世如愿以偿,那就是不只免官那么轻松了。时间来到平帝五年,王太傅经过三年的紧抓实干,觉得盛世已经差不多,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应该抓一抓宣传。于是命令在朝官僚学士做'嘉瑞、歌谣',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建设成果,广平相班稚和琅琊太守公孙闳不愿搞这种形式主义,更有甚者,公孙太守不报喜反报忧,将当地的灾情凑报了上去。这不是给盛世抹黑么,如此没有大局意识,看不清主流,跟我王太傅的路线唱反调。结果,公孙弘下狱处死,班稚降官。

  还有更神奇的。南宋风流太师贾似道,为了应付财政危机,滥发纸币'会子'、'交子',变向抢百姓的钱,又强卖公田,由官府对土地进行集中利用,高价出租,官吏富豪上下其手,从中得利,鱼肉百姓。又逢江浙地区连年饥荒,人祸天灾,民不聊生,朝官刘应龙于是作《劝籴歌》,揭露灾情。贾似道却嫌刘应龙破坏太平景象,抹黑大好局势,给了他一个贬出朝廷的处分。

  更可笑的是前秦的第三任国主苻生,此人生性残暴,变态行径累累,如剥下死囚的脸皮再让其血淋淋地跳舞,稍不如意,杀人抛尸更是家常便饭。他这种作风,基本没人敢谏言,有一年长安城中遭遇风暴,大规模地屋毁人亡,左禄大夫强平于是冒死强谏,说风暴的发生是因为政事失和,劝苻生要爱护臣民以消弭灾害。苻生不仅不听,还将强平开颅而死。最可笑的是这最后一点,他不仅不思悔改,还发布了一个'罪民诏'说,'我继位以来有什么过错,你们到处说我坏话。我杀人的人还不够。我就是要用严刑峻法。'在他看来,哪是我君王太残暴,是你们这一朝百姓确实不行啊。

  六、捋虎须、触逆鳞

  最后是古代帝王整文人的究极大招,所谓文字狱,捋虎须,触逆鳞,碰到皇帝的敏感词。

  逆鳞的说法可以在《韩非子·说难》里见到,说古时有龙,性情温和,可供人骑乘,但其喉下有鳞片倒生,摸不得。捋虎须的说法来自孙权这里,说孙权长得方脸大口,一腮紫须,称'紫须将军',有一次他送悍将朱恒出征,为了表示宠信,破例让朱恒摸了他的胡子,朱恒谄谀地说,摸到虎须了,意思大致同今天男女朋友之间摸摸头的举止。以逆鳞杀人在汉朝时就很流行了,两汉二十余朝,数武帝、宣帝敏感词最多,其余各帝则偶见一二。

  最好笑的逆鳞事件应该要数发生在太祖元璋身上的(再次黑我本家人)。太祖因为出身问题,满身自带敏感词,比如他当过盗贼,那么贼之类的字眼就不能提了,他又当过和尚,僧之类的词语就要自动屏蔽,不光是这些字不能直接出现,连音同的字眼也会有危险。更危险的是,太祖文化水平不高,很容易曲解原文意思,一些原本是正常的歌功颂德文章,也被会解读成是在骂他、笑他。

  明朝有定制,凡遇重大节日,各级官府要上表笺祝贺。这个东西惹的麻烦可多了,据谢苍霖《三千年文祸》例举出来的就有14件,比如当时的祥符县教谕贾翥为本县做的《正旦贺表》,内有'取法象魏'的句子。结果,取法被解读成'去发',就是和尚剃发,提了当和尚的事情,'象魏'又被解读成像曹操那个魏,而曹魏是被传统鄙视的,这样的解读不要太任性,然后,作者被诛。'垂子孙而作则',则字被解读成贼,诛;'睿兴生知'里的生被读成僧(太祖你不是四川人吧,平舌翘舌不分),诛;'圣德作则'的圣读成僧(还来),诛;'遥瞻帝扉'的帝扉读成帝非(这又是拼音没学好),诛。'式君主以班爵禄'里的式君读成弑君,诛。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太祖还不喜欢四六句的骈体文,结果在文格式上也有不少人闯了祸。最后大家实在受不了了,发牢骚说,明明是写贺表,结果整得像给自己写墓志铭样的,于是冒死上奏说,您老要不以后弄一个统一的格式出来,我们照着填就是,就不怕出差错了。这时太祖杀人大概也差不多了,就听从大家的意思,搞了一个《庆贺谢恩表笺成式》,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分分钟教你学做人,元璋皇帝用他的亲身经历给后人证明了,什么才叫做没文化真可怕。有清一代文字狱累累恶迹更是众人皆知,就不赘述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