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会有门槛?门槛的作用是什么?

    在平常的谈话中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别人说“你家的门槛高”,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房子都是有门槛的,而现在新时代的建筑中就没有门槛,那么古代建筑中的门槛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充当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先说门槛是怎么来的:在古代,因为对礼仪的要求,内外之分要求严格。房屋加门槛,是属于门口的关栏,可将地气栏截于屋内,不让其逸去。如果门外见到低下去的楼梯,门槛就要加高。否则,地气外逸,从家居风水来说,属于“不聚财”。门槛的设置,其实就是给大门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墙,把内外分出来,把一些不好的污秽东西都挡在外面,不让进入家中。如果门前被直路相冲,就需要化解,方法是在门口上做门槛,门槛下面加一套五帝古钱,这样煞气便能化解。(五帝古钱是指在清代流通的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时期的古钱。在民间,传说这五个皇帝时期的铜钱币组合在一起能起到避邪的作用。)门槛有固定的,也有活动的。
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会有门槛?门槛的作用是什么?
    北京故宫有些门没有门槛,据说是被爱新觉罗·博仪锯掉了,因为他学自行车,觉得门槛碍事,锯掉比较方便骑自行车。
 
    关于门槛,古人认为只能坐不能踩,如果踩了是非常不吉利的。(其实现在家里的老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以上关于传统礼仪方面,很多人都了解,以下说说关于对门槛与门扇安装的误区。
 
    门槛,一般称为地栿,如果是木质的,称为木地栿;如果是石头的,称为石地栿。地栿不承载任何拉力侧力推力承重力等等作用,它是四面墙体脚下的一块木头或者石头。古建筑中,没有地梁之说,承载“力”的作用并带“梁”字的构件都是抬头看到的。这些梁称为明栿(月梁、乳栿、椽栿)。
 
    古代为方便车马通行,多将门槛分为两部分:柣、地袱板。柣有卧立之分,地袱板可安放、抽去。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及宋·萧照《中兴祯应图》中均有立柣之表达。古代以柣称门限是以局部构件代替组合构件的称谓。观现存古代建筑之门槛,其大门做法多如图3所示。由此,我国古代之门槛源流大抵展现。
 
    以前中国古代木结构为主,而木结构的基本体系都是类框架。有些木结构框架框架好的可以墙基本不用参与承重。门槛地梁的作用不是像桁架梁一样抗剪抗弯,它主要承受侧向推力。
 
    从建筑空间感角度说——门槛还有一个「区分空间感」的作用。既是人在跨那么瞬间,人被迫参与这个跨动作从中「强制性」的感受到步入一个新空间。
 
    但来来去去,各种说的通的归因,其实最早都是结构性与地域性的要求或是被迫。最后慢慢演化成熟才有了各种建筑艺术上的造诣和用法。所以,其实,真的,门槛开始就是个地梁。后来在这个地梁的基础上,慢慢发现这种形式还蛮好用的,还可以防水倒灌防老鼠入侵防门外开,于是继续保持。
 
    总结一下:
    1、「区分空间感」即内外的界限;(在人在跨那么瞬间,人被迫参与这个跨动作从中「强制性」的感受到步入一个新空间。)
    2、保证了门不会向外面打开;
    3、地梁,承受侧向推力;
    4、防风、挡尘、拒爬虫、护门底;(旧时候都是木门,地面也大都不平整,所以门的底部与地面无法完全密合,随着时间推移,木门渐腐朽,地面变得坑洼,门缝则会越来越大。)
    5、挡脏东西的;
    6、象征主人的尊严和身份。(在民间则称门槛是主人的脖子或脊背,是忌讳用脚去踩踏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