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鱿鱼等于四十口肥肉,你还敢吃吗?

  每次逛街,相信很多人都会被街边的烤鱿鱼所吸引,鱿鱼的香弹受到大家的喜爱,可最近有传言说,一口鱿鱼的脂肪相当于四十口肥肉,你还敢吃吗?这是真的吗?为什么网为您揭秘,一起来看看吧!

一口鱿鱼等于四十口肥肉,你还敢吃吗?

  鱿鱼胆固醇含量不低,不宜多吃

  首先,鱿鱼究竟含有多少胆固醇呢?不同的品种肯定稍有差异。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显示,每100克鱿鱼干(含水率21.8%)含胆固醇871毫克;美国农业部数据则是,每100克鲜鱿鱼(含水率78.55%)含胆固醇233毫克,换成同等含水率的鱿鱼干,胆固醇含量约为849毫克。可见,鲜鱿鱼的胆固醇含量大约在240毫克左右,鱿鱼干大约是850毫克。相比之下肥肉,如100克猪肉(肥)含胆固醇109毫克,肥肉含水分8.8%,换成干重,大约是119.5毫克。

  从数据的对比来看,鱿鱼的胆固醇含量的确挺高,明显要高于肥肉,但是并没有40倍那么大的差异,所谓“吃一口鱿鱼相当于吃四十口肥肉”的说法并不准确。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患者也的确应该少吃鱿鱼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研究发现,胆固醇摄入过高,尤其是低密度胆固醇摄入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常建议,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含量不要超过300毫克,意味着,大约吃36克的鱿鱼干或者125克鲜鱿鱼,胆固醇的摄入量就接近超标了。所以,鱿鱼虽然好吃,每次还是不要多吃的好。

  肥肉并不会比鱿鱼健康

一口鱿鱼等于四十口肥肉,你还敢吃吗?

  有人可能会想,既然肥肉的胆固醇含量比鱿鱼低,那是不是意味着肥肉比鱿鱼更健康呢?其实不然。

  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并不能只看一种营养素。虽然肥肉的胆固醇含量低于鱿鱼,但肥肉并不会更健康。因为,肥肉的高能量和高脂肪对健康同样不利。要知道,100克鲜鱿鱼的能量为92千卡,而同等重量的肥肉能量为632千卡;鲜鱿鱼的脂肪大约为1%,鱿鱼干的脂肪也只有5%,但肥肉(鲜重)的脂肪高达88.6%。肥肉的能量是同等重量鱿鱼的7倍左右,脂肪含量也比鱿鱼高了几十倍有余,而且大多是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对心血管健康更为不利[6],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建议首先要控制总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7]。同时,鱿鱼的蛋白质含量为17%,而肥肉只有2.4%,鱿鱼对于补充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也有较大帮助。鱿鱼的矿物质含量,如钙、锌、硒等也要明显高于肥肉。所以,总体来看,鱿鱼的营养价值还是优于肥肉的。

  控制胆固醇,吃瘦肉,少吃内脏和肥肉

  肥肉不仅脂肪含量高,而且胆固醇含量也不低。瘦肉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而且胆固醇含量也更低,如每100克鲜猪肉(瘦)的胆固醇含量是81毫克,牛肉(瘦)是58毫克,羊肉(瘦)是60毫克,鸡胸肉是82毫克。因此,建议平时吃肉尽量吃瘦肉,少吃肥肉。

  动物内脏中往往胆固醇较高。如100克鲜重内脏的胆固醇含量:猪肝288毫克,猪脑2571毫克,猪脾461毫克,猪腰子354毫克,鸡肝476毫克,鸭肝341毫克。这些内脏的胆固醇含量都远远高于鱿鱼(240毫克/100克 鲜重)。要减少胆固醇摄入,就要尽量少吃所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更应该少吃。

  夏日食用海鲜的安全提示

  夏天到了,吃海鲜喝啤酒成为了夜晚消遣的首选。不过,夏季温度高,海鲜产品往往更容易滋生微生物,食用时也要注意安全。

  在外优先选择品质较好的海鲜餐厅,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路边小摊可能海鲜的质量无法保证,食品安全风险较高。

  为了减少吃海鲜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要尽量吃新鲜的海鲜,死太久及变质海鲜不要吃;选购时,尽量选活的,有异味、死蟹、死贝等最好不要买。

  在家烹调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尽量不要生吃。海鲜容易存在寄生虫、细菌的风险,此外各种深海鱼类、虾蟹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遭受重新污染,细菌容易大量繁殖。海鲜中的病菌常见的有副溶血性弧菌等,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能彻底杀菌。同时,加工及烹调时注意生熟用具分开,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海鲜等水产品除了可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外,还可能存在重金属(铅、汞等)富集的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建议每次吃海鲜要适可而止,不要因为它好吃就一次吃很多,一定要节制食欲,对海鲜河鲜浅尝辄止。一般来说,每天吃海鲜不超过100克。

  另外,海鲜也是一类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升高尿酸,对于有血尿酸高和痛风问题的人,最好不要多吃;有些人对海鲜过敏,就应该尽量避免吃海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