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继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大获成功后,非可导演又打造一种独具魅力的书斋文化的《书房里的中国》,通过娓娓道来的厚重旁白,以点及面、生动详实的讲述一段关于文人与书、文化与流传的历史故事。下面,就跟为什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书房里的中国吧!

书房里的中国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书房里的中国在展现中国书斋文化精髓与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每个藏书家背后的艰辛历程。在人们淡忘读书带来的快感时,本片畅游于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等待有人能够对书香有兴趣。

第一季《纸寿千年》选择在中国古典藏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虞山藏书派作为切入点,却并不一位地向观众介绍各种藏书,而是通过寻访藏书楼遗迹及其相关人文景观,深刻揭示了虞山藏书派生发、存续的历史与地域文化渊源。领略藏书家的艰辛历程和收藏旨趣,并体味其人生情怀及胸襟气象,获得畅游于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与生动感悟,让观众耳目一新。

还记得苏芮在1983年首唱的《一样的月光》中的那一句么:“什么时候蛙鸣蝉声都成了记忆,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同样,赵琦美、钱谦益、毛晋、翁同龢、铁琴铜剑楼背后的瞿氏家族....哪个人兴衰荣辱,物都饱含了中华藏书家的艰辛。例如明末大家钱谦益,娶得名妓柳如是,却如何一步步从富甲一方的藏书大家,走向人生低谷,家中珍藏《两汉书》被人低价购买;再如铁琴铜剑楼从清末动荡到抗日战争,瞿氏几代人面对巧取豪夺,为保护图书而历经磨难,其背后是书香文化的传承。

《书房里的中国》不仅讲述是文人与书、文化,一如这个系列的纪录片,还用三维特效、评弹等形式,展现一个个关于守护藏书、文人追求、寻觅藏书等复杂故事,那一个个历经磨难的藏书家,那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瀚如星辰的典籍收藏,以及各大图书馆、藏书阁的实拍,给本来孤寂的渊源书香文化,增添了传奇的魅力。在心声泪影的藏书家故事中,也仿佛漂荡着一律书香,尽管有平板电脑、手机登出现,但本片带来的体验:复原历史,唤醒文化,以及在浮躁之市场寻根寻魂。

十位中国作家的书房

冯唐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他有两个身份,一是华润医疗CEO,二是写写色情小说,比如《北京,北京》,《18岁给我一个姑娘》

他的书房在间老宅子里,十分沉静,不可缺的是茶和香,进书房就点支香,来客人就泡杯茶,跟进门换鞋的仪式感一样能转换心情。

书房如其人,有好者只见风雅,不好者觉得矫情。

郭敬明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小四的书房基本相当于由30个暴发户装修战斗值加成,而且还是上个时代的暴发户。新时代暴发户们现在都走了冯唐路线,喜欢念经吃素。再次说明书房也是一种品位的体现啊!

韩松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韩松是个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新华社对外部的副主任,书房在他位于北京城二环内办公室,书房充分体现了他的两重身份,尤其是书桌,跟一位普通日报记者的书桌也差不了多少。

“直到他为我们打开旁边几个大文件柜,里面什么都没有,全是书。歪斜地排着,像一桌分量很足、摆盘不佳的酒席。没整理,没分类。没分类反而就是一种分类。韩松觉得书本身是没有类别的,人的思想、经验、生活的原本状态也是这样。‘找不到这本,我会找到另外一本,书都是可以替换的。’”

麦家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就是那个写《风声》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的人,他也写小说。他的工作室,名为“麦家理想谷”,位于杭州西溪创业产业园,是个邻水独栋小楼。这里既是他工作室,也是一个为年轻作家免费提供读书会客的场地。

环境不错,是个谈人生好地方。

他爱博尔赫斯。这套版本不错。

他早年在情报系统待过,爱写谍战小说。今年三月,他的《解密》英文版在英美同步上市。

韩寒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韩寒书房看上去最普通,我倒是很喜欢。很多号称是读书人的都喜欢把书供起来,但真正看书的人大概也不过就是打口柜子在里面乱七八糟塞满书,就好像你每天吃饭时用的碗筷总会放在最方便拿到的地方,只有供起来的那套限量版Wedgwood大概一年也不会碰一下。

北岛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这是北岛位于香港东隅马鞍山的书房,不在他家,而在他家7分钟脚程的一间服务式公寓里。书房跟家之间隔着马鞍山公园,每天要穿过公园小径才能去读书。

20多年,他曾漂泊过8个国家,一般来说住处即书房。他正在看的是《楚辞》和《叶芝诗选》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签赠给北岛的诗集 。

早期诗作的手稿。

他的书真不多。大概对诗人来说,月光和酒可能还更重要。风景不错。

金宇澄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上海文学》的编辑,但最出名的应该是2012年用上海话写了一本关于上海市民生活的小说《繁花》。有人形容《繁花》就是在一本书里同时有上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要涌向终点。这个地方不是他家,是上海作协的花园洋房,沿着旋转楼梯上3楼,就是金宇澄的办公室。

葛剑雄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葛剑雄是复旦一宝,也是稍显浮夸的海派学术圈里令人尊敬的学者。葛剑雄说书房是他的资产阶级幻想。大概以前买书很心疼,现在就拼命买买买,跟上淘宝的报复性消费差不多……

有记者问他你是如何整理书房的。他答:这是件很头疼的事情……现在已经放弃整理了。

开篇当然要晒恩师谭其骧的《中国移民史要》,这是谭其骧先生自己当年大学毕业论文的手稿,后相赠葛剑雄,再往上溯这份手稿的指导老师就是潘光旦先生了。

金庸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金庸的书房其实还不如不看,你以为他的风格是风清扬,最差也得是黄药师,结果好不容易爬上桃花岛推开门发现里面住的是李嘉诚,加上香港大佬办公室标配的无敌海景,坐下来开口也只能谈谈IPO。金庸当年要是在这里写小说,估计一水的都是商战厚黑学。

陶立夏

书房里的中国:金庸的书房居然是这样的!

陶立夏写过国内首本治愈系旅行读物,同时深得亦舒精髓:这种评论就像是说一个作家热衷婉约却又有劳伦斯布洛克之风,十分令人不解。

这位作家书房布置的特点在于每一样书之外的东西都比书抢眼。桌上的Diptyque无花果香氛倒是很推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