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民起家的开国皇帝都会有屠戮功臣之举?

    屠戮功臣的策略,这其实不是想不想的问题,因为没有不想集权巩固自己统治的帝王,而是敢不敢和能不能的问题。曹操手下的士人集团,远比刘邦和朱元璋手下的军功集团更有威胁,但曹操敢杀他们吗,他有这个能力吗。
 
    刘邦和吕后都没有大规模屠杀功臣,只是铲除潜在威胁,和政治斗争的派系火并。汉初军功阶层整体上并没有受到重创,反而促进了地方豪强的形成,这些豪强进入东汉之后逐渐进化为士人门阀。朱元璋倒是大规模的杀了,但是他这么大规模的杀人,已经不是简单的下命令,或者派系博弈,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动员。
为什么农民起家的开国皇帝都会有屠戮功臣之举?
    明初的信息量太小,以本朝太祖十年大乱斗为例。动员的根基在于“路线”之争,“路线”的根基则在于对整个国家了解程度。
       
    建国之后的劫农济工带来了贫困,计划经济的低效率让一些有头脑的人无法进入体制,得到有效的升迁,社会板结。所以整个底层社会充满戾气,迫切改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而城市中大工厂制,塑造了集体活动的行为逻辑,同时便于人员集结和调动。太祖基于这两点,掀起了第二次的草根狂欢,“造fan有li”路线一出笼,聪明的草根意识到机会,想不了那么多的也找到了发泄的渠道,于是整个底层社会被动员起来。
 
    双方形成力量之后,就是正面博弈,具体细节这里不表,总之草根胜出。于是草根成功卡位,成为新官僚集团,他们必须拥护太祖,否则自己的野蛮上位就不具备合法性。太祖手上了就有了新团队,在自断双臂之后,又有了博弈的资本。
 
    总之,没有那个皇帝可以想杀一群人就杀一群人,他一定且必须是用一群人去杀另一群人。而动员的手段,可以财税和土地政策带来的财富转移,也可以是行政命令带来的权力的转移。
 
    当然,如果是某些狂热宗教的头目干这种事,可能仅仅需要思想的动员。
 
    至于君王的内心,事实上大部分君王在早期都属于“创伤性人格”,没错,这种人格的人都有很重的自卑心理,只有这种人格所带来的巨大恐惧感,才能让一人需要巨大的野心来获得内心的安宁,同时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让一个人拥有极为敏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更快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你在家里玩游戏,你的家人在客厅聚会,各种聊天、吵闹,你可能觉得很吵,但专注于游戏的时候根本不会关注他们到底说了啥。但如果你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走一段山路呢,你的所有神经都会被调动起来,一些极为轻微的声响都会被听到,脑子里立刻分析这些声音有可能是什么物体产生的,有没可能对你产生伤害。这就是恐惧感的力量。
 
    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早期”,这些长期在高强度博弈中走过来,经常要面对生死一瞬的人,他的意志已经被锻炼得极为强韧,他们的理性和决绝大概是人类能达到的顶峰,这个时候他们更像一台缜密思考的机器,不那么像一个普通人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