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漏斗田的生产力

  1、漏斗田的生产困扰 2016年8月初,在天门市多宝镇公益村,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农艺师接农户曹某向笔者反应,他2012年承包后村里26.67hm2水稻田,其中有几公顷田地,栽植什么都不长,曹某向之前的承包户询问,他们给出同样的疑虑,希望我们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该田进行土壤养分分析,从而提高该生产力。经过对该田的所处的环境观察,笔者发现,在田的南侧是一个深宽为5m*10m的人工排灌渠,东西流向。同时一沟细流从上而下流经该片田中,高低不平的田块中,田中间高处干燥,可以看到七成不等的大小砂砾石块嵌在田中,有的砾石有小孩拳头那么大。在该田四周,我们可以看到多处积水,并且还有少量的肥料颗粒漂浮在积水处。该农户田同时反应,该田在多年前是一块沙滩,后来村里利用农田水利建设之便,将原来的河道进行整修,使河水汇聚在河渠中,为了有更多的农田,农民通过改土方式,在多出来的沙滩地上,平铺了一层5~15cm厚的塘泥和壤性土。由此可见,该田是一块典型的人工壤沙田,又可称为人工漏斗田。

  2、漏斗田的土壤特性在土壤学中,壤沙田是指上层是壤土、下层是砂砾构成的垆盖沙型土体,该类土体结构,土壤团粒少,砂砾多,土壤疏松,粘结性差,土壤微生物少,土壤潜在养分含量少且含量低,需水保肥性差,但通气性、透水性好,土壤氧气供给充足,有机肥分解快,肥效快而短,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积累。灌水施肥后容易流失,土壤缓冲性能差,既不利于幼苗出土,又不能保证后期水分和养分供给,整地质量差。 该类土壤无可塑性,适耕期长,耕作省时省力,不起坷垃。潜在养分含量少,养分释放快,作物后期容易脱肥缺肥,后劲不足。该类土壤容易发小苗而不发老苗,容易发好苗而不结好粮,容易耕种而不易管理。

  3、漏斗田的高效管理 3.1客土改良,即沙土掺粘土具体做法是,在有充足的土方情况下,可将粘土平铺一层到该田中,根据质地标准和土方资源决定平铺厚度。对上例漏斗田,可先平铺一层后,再进行一次“翻沙压淤”,就改变了土壤的三相比,提高了土壤耕层,改变了土壤结构,以达到适宜耕作的土壤结构。该办法费工费力,故需按生产需要量力而行。3.2改变耕作模式对于上述漏斗田,不要因为水利之便,耕种生长期长且需肥量大的水稻。应该选种耐旱作物、生育期短的作物、需肥量少的作物和沙性作物,如瓜菜类作物、豆科作物和花生、红薯等球根球茎地下收获作物。3.3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关于整地,在播种之前,不能省工急功,一定要把土地整平。在后期灌水时,就不存在高低不平,造成的局部积水局部干燥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肥料漂移,使养分供应不均,引起大小苗的情况;整地质量好,也利用成熟后进行机械化操作。 关于水与肥管理,一定要少水多浇,少肥多次。在水稻播种时,保持田面有5cm左右深的水即可,这样等后期自然干了,就晒田,然后再过水,保持水稻田湿润即可,减少肥水流失,同时改善根际环境,提高了根部功能。避免长期开渠漫灌,由于漏斗田特殊的土壤结构,不保水不保肥,少量多次是尽可能的减少养分随水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而病虫害的防治,漏斗田也应该与其重视,尤其是在沙滩基础上人工改造田,沙粒、砂砾、石砾与粉粒、粘粒比重极大,土壤孔隙度大有利于病菌和害虫躲避,在病虫害防治时,应将药液沿水稻行间根部近地面喷洒,切勿走过场一般的苗尖叶尖喷洒。 对于漏斗田来说,通过客土改良是一项高成本的利用方式,但通过改变耕作模式和对田间水分、施肥方式的改变,少量多次无疑是高效管理的重要举措。 编辑:孙苑琪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