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给年轻人的忠告 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

之前参加了一次活动,活动中马云用流利的英文演讲,当时马云英文演讲被顶上热搜,大家纷纷转载这篇马云英文演讲,马云在演讲中国说了,25岁的你,不必害怕犯错,这是马云给年轻人的忠告!

“每一次错误都是你的收入”,在创业路上走的并非一帆风顺的马云从每一次错误中吸取教训,他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历经从无到有,一路跌跌撞撞。演讲中,他鼓励年轻人不要因为恐惧犯错而丧失尝试的勇气,而他的人生经历也给了无数创业青年继续坚持理想的力量。

今年55岁的马云和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最受关注的商业热点。这家在1999年创办于杭州的公司,如今已跻身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公司,业务范围覆盖电子商务、金融理财、影视娱乐等领域。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家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马云精神的鼓舞。在一个国有企业占据经济制高点的国家里,民营企业阿里巴巴避开国企的锋芒,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里实现了首发性的成功。

马云给年轻人的忠告 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

1988年,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外语教师。但他并不甘于此他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导游,甚至开起了西湖边的第一个英语角。四年后,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接翻译业务。举步维艰的翻译社入不敷出,甚至付不起700元的房租。扛不下去的马云想了个办法,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进货,跟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卖礼品、包鲜花,养了翻译社3年才实现收支平衡。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卖礼品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翻译社只能挣五六百,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翻译社呢?他的同事建议只开礼品店,将来成立公司,但马云拒绝了。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老师们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既然是为了前者,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熬下去,才能抓住市场需求。

1995年,海博开始盈利。这时马云向学校提出了辞职。辞职之后,马云全职经营翻译社。他发现翻译社在实现盈利之后,逐渐走上了正轨,这时马云就放手让其他同事打理,不再过问翻译社的具体事宜了。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多年后,马云提到这段创业经历时说:“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马云说,自己被质疑了整整19年,哪怕是现在,对他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止。事实上,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会遭到质疑,面临各种问题。回顾马云鲜为人知的首次创业,才明白原来像马云这样执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人,无论做什么,最终注定要成功的。

而海博翻译社教给马云打破质疑的方法就是:“看准了就别放弃”。

央视纪录片《书生马云》里,瘦小的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一脸迷茫又不耐烦的人们将他“请”出门外。

马云的第二次创业源于一次催债。当时,他被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债,途中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的马云很快想到用互联网为翻译社做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他想利用互联网让世界了解中国公司。回国后,马云就开办了黄页-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

黄页上线后,马云在全国推广。当时在某部委推销时说,“黄页是给国家在信息网络的高速公路上做宣传,让世界了解中国”,但得到的答复很不耐烦:“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一下。”马云吃的闭门羹和白眼不比任何创业者少,但这不仅没有改变他对互联网的信心,还成为后来阿里巴巴发展的精神动力,这可能是他和普通创业者最大的差异。

后来,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青年报》的司机。马云将稿件递给司机,同时塞给他 500 元钱。“不管什么媒体,发了就算你的。”司机很有能耐,发了5个媒体,还上了《中国贸易报》头版。这也成为后来马云的主要推广方式:借用媒体力量。前几年,很多人指责马云老是狂言狂语,其实这并不能怪他,在公司还是小虾米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公司成名呢?拼广告费明显不是那个时候阿里的强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媒体的力量。狂言狂语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当时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当时,黄页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去。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团队需要在收到客户资料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快递给美方做成网页,因此,马云团队不但要证明客户资料已经上网,还首先得证明世界上有互联网这种东西。马云不懂技术,除了打印网页之外,还请投资方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网查证。

马云给年轻人的忠告 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

后来在外经贸部,马云和合伙人一鼓作气,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做了出来,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借助这个平台,马云认识了杨志远,打通人脉关系。现成的商业模式,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净利润,证明市场存在和商业模式的坚固健康。在外经贸部的待遇不如意,加上1998年底的互联网热,让马云萌生了第三次创业的想法。技术、市场、人脉,天时地利人和,后来的蔡崇信加盟,孙正义投资就水到渠成了。

搭乘了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列车,阿里巴巴实现了从小虾米到巨无霸的转变。

马云2016年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现在再搞不出来一个阿里或者淘宝了,时代过去了。但我们走过来了。所有走过的人都这样,都乐观地看待未来,很少抱怨,永远充满希望,也永远相信别人比自己聪明,这些是所有成功者必须要有的东西。 ”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话虽夸张,但放眼互联网时代,没有哪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抓住了时代机遇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打力,迎风而上,自然跑的更快。但能不能跑稳跑远,还要看自身的规划。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十八罗汉创造的。创始资金只有50万的阿里硬是走出了一条路。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投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而50万,只不过是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门户的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开始创业的阿里巴巴相当艰难。但当时阿里坚持以小企业为核心,为中国出口型生产企业提供全球性的专业推广服务,帮助企业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国际订单。服务中小企业的阿里对用户定位非常准确: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放在网上就多一个机会。

完善整个电子商务体系,03年起,马云先后创办淘宝网、支付宝、阿里妈妈、天猫、一淘网、阿里云等电商品牌。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有人说,和马云比钱是比不过的,和马云比惨也是比不过的。两次高考落榜的马云做过搬运、蹬过三轮、当过小贩。阿里创业之初35个人挤在一个房间,要掏空家底才够本金,马云要靠借贷才能发工资。身高1米62的马云无数次被诟病样貌,黄页推出时很多人说他是骗子。

马云给年轻人的忠告 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

正是因为这样,马云的创业成功才绝非偶然,他的智慧和勇气,信心与实干,都值得每一位还在路上苦苦挣扎的创业人学习。

错误不是财富,对错误的反思才是。在互联网江湖摸爬滚打二十载的马云说,电影《阿甘正传》他看了不止十遍,他心中的英雄是阿甘,“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

马云给年轻人的忠告在网上引起热议,大家都赞叹马云说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连失败都不敢失败的人,怎么能成功,对比马云之前的经历,这句话显得非常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