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春片为什么让人越看越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这部电影,虽然刘同的原著小说还不错,但是这些年来的青春电影已经让人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为什么青春片拍成了同一个风格,中国的青春片为什么让人越看越迷茫?

  在台湾有《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香港有《春娇与志明》《哪一天我们会飞》时,终于一部《谁的青春不迷茫》让内地青春片微微抬了头。这部电影的剧情路数虽然没什么创意,但好在中规中矩讲故事,在内地青春片长期扑街的现在,想要拿出一个像样的作品实属不易。

中国的青春片为什么让人越看越迷茫?

 

  简单真实

  剧情方面不作过多介绍,青春题材,虽说不见得看了开头就能想到结尾,但也猜的八九不离十。毕竟这么多青春题材该用的招数都已用尽,创意更具有一定局限性。我依旧觉得它是一部成功青春片的原因在于它套路少,真诚在。但是我们看这类题材的电影,只想怀念青春,并不想透支未来。

  青春类型片导演只要用心讲一件事就足矣。虽然剧情上和广大学子真实的情况交集不大,但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经过艺术加工后,还不让我们出戏就足够了,简单真实并且感动。《青茫》在周末两天分别拿到3600万和3130万票房,再接后面的五一档,预估2.5亿问题不大,走势好的话可以奔3亿。但《青茫》里并没有什么大咖,所以绝非一部粉丝电影。想要高票房,只能靠电影质量保证。

  与其说这些是成功的青春片,也不妨是该给老师家长们看的教育片,是不是应该先尊重学生们的权利,再考虑根据学生情况应该怎样完成教育工作。孩子不是家长当年梦的延续,麻痹的学习工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青茫》还算给青春题材片上了一课。我们不奢求有多么辗转的剧情,多么天马行空的创意。我们允许你中规中矩,允许你主观俗套。但一定要让我们看到:导演所讲的现在,就是观众们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难以共鸣

  最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虽然数量爆表,但优质作品却寥寥可数,我们的青春电影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青春是电影永恒的主题。面对中国电影观众年轻化的趋势,不少导演纷纷瞄准了青春电影,或冠以“怀旧”的情怀,或添加“行走的荷尔蒙”,做足卖点,赚足眼球,同时也引来“消费青春”还是“魔幻青春”的争议。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对当下青春电影的形容。这种忧愁多关注于个体情感,而非整体生存状态或者个体与时代的关联。不少观众对青春电影传递的“负能量”敬而远之,进而产生了“到底在拍谁的青春”与“这样下去,就没有青春了”的困惑。制片人陈先生认为:“青春片更多是消费一种情怀,形式大于内容,情怀大于剧情,往往侧重选取了青春记忆有关的物件、事件,勾起观众的回忆,所以在设置情节冲突方面有生硬的拼凑感。”

  贩卖情怀

  真正的校园是什么样?肯定不是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人物们整天无所事事只想恋爱,校园也没有存在感。最真实的校园在哪?去看看那些大学生自己创作的校园DV,里面有真切的大学生活,哪怕是一次简单的卧谈会。并不是展现一下脏乱差的宿舍就是整个大学了。

  青春电影的核心不应该是情怀,而应是品质。品质从何而来?在于对受众的把握,对类型电影的理解。青春电影最重要的是表现青春的特质,抽烟喝酒、开房打架只是青春的表象,而青春真正打动人的在于:在最好的年华,哪怕是犯错,哪怕是挫折,哪怕是万众阻挡而我依然向前,有勇气,不随俗,这才是青春电影应有的样子。

  青春,还应该与整个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目前的青春电影,总是处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商业化、IP化的青春电影,完全走市场,定位准确,明星化阵容,公式化情节,光鲜漂亮,是市场的主流;另一种是艺术电影里的青春,带有浓烈的个人风格,打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青春电影除了与IP有天然的联系,与商业也有天然的联系。青春电影的受众是现在电影市场最主要的观影人群,青春电影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培育了比较成熟的市场,成为国产电影中的一抹不可或缺的亮色。

  青春电影的最终目的是怀念青春,但现在的青春电影都拍成一个风格,《谁的青春不迷茫》只有拍出真是才有更好的票房。青春的含义还有纯真的一面,这一类型也应该保留纯粹的一面,不应过于急功近利,不应放弃对最本质的青春内涵的表达,更不应该被如今市场商业化不良的一面所污染。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